查阅杂志
崔勇

 崔勇,出生于1983年,荷兰注册建筑师;荷兰Society Particular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创立Society Particular事务所之前,曾先后工作于KCAPNLOMA;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学士(2008);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建筑学硕士(2010)。

 从鹿特丹到赫尔辛基

——对话旅荷青年建筑师崔勇

From Rotterdam to Helsinki: A Dialogue between Chu Dongzhu and Young Chinese Architect Cui Yong

 

褚冬竹 崔勇 Chu Dongzhu Cui Yong

 

摘 要 旅荷青年建筑师崔勇是为数不多的在国外开设事务所的中国年轻人。崔勇及其创立的荷兰Society Particular建筑事务所(鹿特丹)已斩获多项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奖项,并积极拓展在欧洲与中国的实践。通过与崔勇的对谈,展示了青年建筑师在荷兰创业、工作的基本状态,并通过崔勇及团队新近参与的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竞赛等重要国际设计竞赛讨论了关于公共空间、标志性、竞赛机制等话题。

关键词 荷兰 青年建筑师 公共空间 设计竞赛

ABSTRACT The young architect Cui Yong, who travels and lives in the Netherlands, is one of few Chinese young people who established architectural office abroad. Cui Yong and his Society Particular Architectural Office (Rotterdam) have won several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s, and they are expanding practices in both Europe and China vigorously. The dialogue with Cui Yong presents the basic status that young architects start a business and work in the Netherlands, and discusses the topics on public space, landmark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 through some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s, such as Helsinki Guggenheim Museum Competition which Cui Yong and his team recently participated in.

KEY WORDS the Netherlands, young architect, public space, design competition

 

 

21世纪初,外国建筑师逐渐成规模进入中国,在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却伴随争议的实践浪潮。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外国建筑师活跃的身影,他们的工作客观上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人向来不缺乏学习和开拓精神,与把外国建筑师“请进来”遥相呼应的,是我们的建筑师逐渐开始“走出去”。中国虽有火热的市场沃土,部分另具志向的年轻建筑师却选择了将事业起点定于海外,与国外建筑师开始了真正的“无差别”竞争。

20082010年先后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崔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将自己的事业基地建在荷兰鹿特丹,创立了Society Particular建筑事务所(图12)。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决策,尤其是在不少国际建筑师把目光投向中国并大显身手的时候,在欧洲开业,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由市场指引的举动。2010年,我与崔勇在荷兰结识。当时还是学生的他已经在学习之余积极地开展着颇为有趣且令人意外的设计实践——卫浴器具。好一个有趣的年轻人!这几年,这个被我们亲切称为“大勇”的年轻人不断丰富着我当初的判断。五年转瞬即逝,在这个值得记录的时间尺度内,他在奋斗和成长着(图3)。

去年,一举斩获欧洲青年建筑师设计奖之后,崔勇率队参加了竞争可谓“惨烈”的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竞赛。在多达1 700余份参赛作品中,崔勇的方案虽未获胜,但其设计却赢得了关注。在这个不得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建筑世界里,远隔万里,我依然由衷地为他高兴,一个年轻建筑师及其团队正在破土而出。正如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曾巧妙地将“Breaking the Ground”作为他的著作标题,“破土”暗藏了建筑师一语双关的专业激情——不仅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第一步,更是建筑师成长与突破的最佳隐喻。这份激情也引发了我想与崔勇更深入交流的愿望,对话由此展开。

 

褚冬竹(简称“褚”):大勇,请介绍一下目前的工作状态。将工作基地建在国外,当初有怎样的考虑?

 

崔勇(简称“崔”):Society Particular目前主要专注于研究和实践。研究内容涵盖建筑和城市相关问题,以及漂浮建构技术、南中国海开发、多航行模式游艇等。这些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去年我们完成了十个国际竞赛、两个委托项目和四个研究项目,赢得了一个荷兰米其林餐厅的竞赛,入围了不少国际竞赛。今天刚收到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展览邀请。最近我们还先后接到乌德勒支(荷兰)的一个国际机构的文化中心、北京一个老四合院改造的委托项目。

2013年初我察觉OMA(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已无法满足我个人发展的需求,若回国成立事务所,资金投入的风险与压力都可大大减小,但那不过是一个比留在OMA更舒适更赚钱的选择。我想进一步挑战自己,在鹿特丹创业可以让我继续与最优秀的人才合作,享受良好的学术资源,并静心积累优秀的作品。

 

:一个很不错的开始!尤其是你特别强调的“研究”,是我非常希望在年轻团队中看到的。国内外差异甚大,与在国内工作相较,在国外执业有何难点或者优势?

 

:鹿特丹是全世界建筑人才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在这里开业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国最优秀的设计师共事。欧洲社会保障高,这里的建筑师大多为了兴趣和理想而工作。比起工资待遇,他们更看重团队领导的个人魅力及项目本身的吸引力。我十分珍惜这个团队,因而推辞了许多没有设计价值但报酬丰厚的国内项目。

在鹿特丹,建筑师执业氛围非常好。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博物馆之一,荷兰建筑师协会(NAI)离我们办公室仅10分钟步行距离,那里经常举办专业及跨界的展览、讲座和论坛。我们前阵子推敲幼儿园设计时,曾经在建筑师协会的档案室里查阅了20多张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的图纸及模型——这可以算是在鹿特丹开业的便利与特权。

除去欧洲建筑设计行业萧条、事务所运营成本高等明显的难处,荷兰本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只有创业者才能切身体会。在海牙项目的概念比选时,甲方组织了6家事务所同时汇报,让各事务所代表赤裸裸地相互批判。其实,这些荷兰本地项目还算是“公平的厮杀”。面对国内项目,我们因距离等因素失去或不得已推掉许多机会,有时候甚至连“厮杀”的机会也没有。

 

……

更多内容请见2015年第5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