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竹质复合材料的空间营造与形式表达——南京周里村便民服务中心

The Spatial and Formal Expression of Bamboo-Based Material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at Zhouli Village, Nanjing

 王正 韩冬青 Wang Zheng Han Dongqing


摘 要 构建空间的主体材料及其建造方式往往由于饰面材料的遮蔽而缺席于建筑空间和形式的表达。基于竹质工程复合材料建造的实践项目,以南京周里村便民服务中心为例,通过设计研究探讨了建造主体参与空间营造和形式表达的可能性。
关键词 材料 建造 空间 形式 表达
ABSTRACT The main materials that make architectural spaces and the mode of construction used to be
absent from the spatial and formal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e due to the cladding material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Service Center at Zhouli Village, Nanjing, which was mainly built with bamboo-based materia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patial and form expression of the main material with it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aterial, construction, space, form, expression

 

 

材料是建造的前提。建筑学视野下的材料属性可以划分为建造属性与表观属性。前者主要是指以材料力学为核心的物理性能,包括材料的强度、刚度、密度、塑性、憎水性、热导性等;后者主要与材料在视觉、触觉等方面给人的知觉感受有关。材料的双重属性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建造活动中材料使用的分化,使支撑和划分空间的主体材料往往被外层的饰面材料所掩盖。这种分化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便已经成为有意识的行为,如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在其《建筑十书》(The Ten Books of Architecture)中将墙体分为支撑、填充和面层三部分,并认为不同部分应使用不同的石材及其相应的建造方式[1]。然而,随着建筑材料的分化而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构建空间的主体材料及其建造方式由于饰面材料的遮蔽而成为一个与形式表达无关的部分——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文艺复兴以后对于饰面以及装饰的过度关注。正如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都曾强调的那样,饰面对于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简单地将建造主体当做一种技术上不得不存在的支撑物,使之缺席于空间体验和形式表达,使空间与形式的问题独立于建造之外,这虽是一种可行的思路,但也因此忽略了对于建筑而言更具本体意义的部分参与表达的可能性。如何使建造主体在空间和形式表达中获得应有的身份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说工业社会以前,由于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局限,主体与饰面之间的层叠关系相对简单,那么在当代,材料和建造方式的发展以及对建筑性能要求的提高,都大大增加了两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从而加剧了建造与表达的分离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建造主体参与空间营造和形式表达的可能性便成为建筑设计研究中的一个命题。

  ……

 

王正0400.jpg   1

王正02.jpg  2

1  服务大厅            2  入口空间的材料和建造

 

王正05.jpg  3  服务大厅的材料和结构


王正06.jpg  4  空间界面
 

王正08b.jpg  王正08c.jpg

5  边柱、梁、檩条的交接  6  节点的自然表达

 

 

 

 

更多内容请见2013年第4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