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论坛(秋季)之“80后作业本”圆满结束
12月6日,新建筑论坛之“80后作业本”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卜颐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活动邀请了16位80后建筑师以及多位60、70后建筑师。通过这些80后建筑师的作品展示与嘉宾之间的对谈,促进了建筑界人士间的交流,同时促进了对当代建筑学发展及相关基本问题的探讨。
6日8点50分,论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院长首先致辞。他充分肯定了80后年轻建筑师对新事物接受与理解的能力,并鼓励年轻一代继续努力、不断成长。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回归建筑学本体”“实践中的真实建筑”“互联网时代的设计模式和策略”。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讨论。
议题一:回归建筑学本体
12月6日9点整,关于第一个议题—— “回归建筑学本体”的讨论正式开始。主持人为80后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徐好好,本组演讲嘉宾为苏州工艺美院讲师、“及物建筑”主持人吴洪德、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窦平平以及主持人徐好好,对谈嘉宾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翔宁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路教授以及“亘建筑”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人孔锐。
吴洪德以“动手做设计:向后一步,向前一步”为题详细介绍了他的一些设计实践与代表作品。吴洪德讲到,他原为职业建筑师,现转型从事教学工作。他提到,之前自己所受的学校教育与目前的工作,都非常强调动手能力,这对他影响很大。还谈到,对于“物体”“设计”“事儿”三个层次,他更偏重于“物体”。 在制作加工之前,空间推敲对他来说也很重要。致力于弥合思考者与制造者之间的障碍,一直是他追寻的目标。通过展示他的一些别致新奇的设计作品,例如对工作室的改造等,还有一些小的别出心裁的装饰物件,可以看出其对功能与空间关系的考量,其实这也是对建筑学的一种创新性应用。
窦平平以“无尽之墙——无限研究中的有限实践”为主题,对其近年来所进行的研究实践作了介绍,包括“养蚕的机器”、“无尽之墙”展览空间、农贸市场、“青奥中心”场景空间等。其中对于蚕种场改造项目,窦平平进行的研究最为持久而深入。她说,施工前,首要工作是进行调研,摸清场地的实际情况,了解蚕种场这种建筑类型的发展历程,进而对蚕的特性及蚕业建筑所需的功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比如蚕的生长周期、适宜温度等。经过前期的准备,她了解到蚕业建筑与人居建筑的区别所在,同时也体会到二者之间存在的某些共性,也就是环境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最后改造成的蚕种场,实际上也就是将现代建筑科学技术与本土建筑方式相结合的一个成果:通过体系化表皮和整体性设计对周遭环境因素进行精确控制,比如温度、湿度、采光等。最后,窦平平总结道,通过这些实践,她深切认识到建筑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并非一种手段,而是目的;并非一种发明,而是通过材料选择等方式将人与社会、建筑相联结的触媒。
徐好好以《三个房子所想所做》为题,对其近年来设计实践的代表作进行了简要阐释,一是贵州安顺鲍屯水碾房的修复改造,一是广州荔湾的一处老房改造。前者是一处遗产保护地,因此采取的是本土建造方式,如运用当地石材、木材,外墙涂以牛粪等,显示出鲜明地域特色。前期主要是文献搜集工作,梳理人工水系,熟悉当地文化。然后是实地的现场物质调查,进行初步的草图设计与工程预算,最后进行施工图设计与实地建造。
进入嘉宾讨论环节。李翔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谈到80后相对十年前的年轻建筑师更加多样化,在建筑实践上也逐渐向建筑本体性的东西回归,他还认为,先进入大的设计院学习对年轻建筑师很有帮助。王路也从80后与他那一代的60后建筑师不同境遇说起,谈到80后不只是从建筑历史层面关注正统建筑上,而且开始对一些手工的、微小的、具体的东西感兴趣,做得很有创意。徐好好回应道,80后确实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即人文性的东西。孔锐也从自身经历谈到了前辈对他们这一代建筑师的提携以及自身在职业态度上的转变。窦平平则认为,做建筑不仅仅是用来欣赏,而且是在探索如何通过建筑物调和环境与塑造人们的行为。吴洪德则谈到了哲学对自己早年产生的影响,还有苏州的园林设计与深厚工艺底蕴对自身美学层面的塑造。
议题2:实践中的真实建造
12月6日11点10分,第二场关于 “实践中的真实建造”的讨论开始,主持人为80后代表、重庆大学城规学院讲师赖文波,主题发言人包括大章建筑创始人戴璞及META-工作室王硕,对谈嘉宾包括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冯果川以及霍普建筑设计总监赵恺、悉地国际(北京)渐进工作室设计总监梅扬。
戴璞围绕《有关实践中困境的一些观念》一题,表述了他作为一名独立建筑师对目前建筑界发展的观察、体验及思考。他主要从五个层面进行了论述:一、对于自我的认识与定义,即目前大多建筑师存在现状与自身的边缘化状态,针对这一现象,从独立个体角度进行对建筑学本质的探析;二、想做什么样的建筑?戴璞谈到,这是其毕业以来一直在追问的问题;三、要表达什么?于他而言,做建筑不仅是一种生计,而且是与世界沟通的一种语言;四、要改变什么?建筑可以构成一种内倾性的精神空间,具有尚多可丰富的可能性,而我们要做的是“突破障碍,改变人们的现有观念,告别落后的生活形态”;五、如何理解观察身处的世界?戴璞认为,当下的建筑学正被实用主义、经验主义所阻碍,并发问,是应适应现状还是力图改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最后穿越悲观论调,戴璞寄予希望道:当下建筑学好比是一片沙化的土地,我们该考虑如何去耕耘,以期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王硕以《META-Project:为什么而建构》为题展开了他的演讲。王硕从对META-Project的定义谈起,表达了META-Project对当下建筑实践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建筑不再是对社会现状的僵硬投射,也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幼稚表达,而是一种对于当代生活价值的有效介入策略。而这些方法论也在其国际化、现代化的实践上有所体现,如葫芦岛文化中心设计、水塔改造等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进一步定义了META-Project。另外,王硕还谈到了他对旧时代物体在当下社会中如何改变的关注,如胡同文化是应被摧毁拆除(反乌托邦)还是应加以保护(乌托邦)。对此王硕经调查后发现,在城市中,旧有建筑与新建建筑处于一种共生共存的状态,而这恰恰是设计师必须重视的——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在嘉宾对谈环节中,结合前述话题,冯果川对当下建筑界存在的一种犬儒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赵恺则谈到了上海(南方)与北京(北方)建筑事务所存在的差异,并指出:作为一名建筑师,相对于出世,入世更能也更有契机去发挥建筑师对世界的作用与影响。梅扬也从建筑师实践时的一些实际困境进行了探讨。王硕则从现代性这一概念谈了他对创作生态的一些见解。李翔宁从建筑理论与历史的角度出发,谈到了中西方年轻建筑师的差异:西班牙的年轻建筑师在工作初始阶段,往往缺乏接手大项目的机会,一般从微小项目开始实践之路;而中国年轻建筑师机会很多,多在毕业后进入大设计院,很快就开始接触并着手大项目的设计工作。因此,他提出了一点担忧:没有真正的实地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对细微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会导致整体设计把握不够到位。另外,他还指出,80后与70、60后建筑师所处时代不同,自然生存环境遭遇也会不一样,所接受所感受的东西也不一样,这就造就了80后更多元、独立、个性化的一面。王路通过对“主流”与“非主流”的界定,谈到了80后建筑师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同时针对80后建筑师职业选择——是选择独立实践还是先在大型事务所积累经验这一话题与诸位嘉宾展开了讨论。80后孔锐、吴洪德也根据个人的教育、实践经历谈了他们的一些理念,都表达了对动手做事的兴趣,以及对做自己喜爱的事、有意义的事的坚持。
通过60、70、80后之间的对谈,可以看到三者之间的差异性,也可以看到成长中的80后建筑师,已经表现出作为职业建筑师所需要的一些素养:执著、认真……
议题3:互联网时代的设计模式和策略
12月6日下午2点30分,第三场关于“互联网时代的设计模式和策略”的讨论开始,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宋刚担任主持,且与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穆威分别进行主题发言。另外,对谈嘉宾还有《时代建筑》运营总监戴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以及零壹城市主持建筑师阮昊。本场讨论分为3个环节,宋刚与穆威作报告发言,然后是嘉宾之间的对谈互动环节。
宋刚以一场题为《数字条件下的建造实践》的发言展开对其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讨论。通过对思宁路景观实践、佛山艺术寸、竖梁社、2011上海数字未来工作坊等项目的施工过程的细致分析,探讨了其所利用的数字化手段即科技、网络对建筑学的介入与影响。
穆威围绕《回到建筑的未来》一题,交上了他作为80后建筑师的作业本——关于九个项目的设计建造过程介绍。其中很多是专为儿童建构的建筑空间,如树屋、“天空之城”、“丝房”等,还有为攀岩爱好者修建的宿营地、挪威的Dacing Willows、意大利某工厂的改造等,显现出穆威对自然的亲近、对物的迷恋以及对数字工具(如3D打印)的偏爱。这恰恰体现了80后建筑师的复杂性。 在对谈环节中,阮昊谈到了他所身处的工作环境能够让他每天接受大量的新信息,而这些新事物不断冲击着他的现有观念,促使他去创造,并走向一个更加混沌、复杂,也更加多样的创作状态。鲁安东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谈了当代建筑师在网络化全球化环境下个人身份的消退等问题。戴春则谈到了新科技造成的“自我”的剥离以及“好的建筑”所应有的标准。
最后,在场的60、70、80后建筑师齐聚一堂,展开热烈的交流,从实际建造到宏观讨论,形成了80后建筑师与60、70后建筑师的互相发问与回应的双向互动,将论坛气氛推上了高潮。其中,戴春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谈了对今天参会80后建筑师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即都有一个比较国际化的教育背景,没有传统语境的束缚,比较多样化、个性化,又具有研究性与务实态度。李翔宁认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建筑,当下有三个领域对年轻建筑师来说是一种机遇:城市老城改造、乡村建筑、参数化设计。尤其是参数化设计,是一场高科技、颠覆性的革命,适合年轻人来做。鲁安东则从信息化时代下人的知识与经验的膨胀谈起,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学最核心的是知识的积累还是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建筑学去改变社会的问题。冯果川则结合自身工作,对房地产设计中的现实问题作了回应。关锐明则针对前述80后的作品与发言谈了他的几点感受,希望80后建筑师们能更加锐意求新,怀抱一种乐观态度去做建筑。针对几位前辈的讲话,范蓓蕾作了回应,表明了其作为80后建筑师的理念与态度。
最后,汪原教授作总结陈辞。至此,新建筑论坛(秋季)之“80后作业本”圆满落下帷幕。
论坛同期系列活动还包括于12月4、5、7日晚间举行的三场80后建筑师专场演讲报告(李文勍的《要不要做一名建筑师》、范蓓蕾的《山前与山后——两个房子的营造记录》、李伟的《场境的界限》),以及于12月6日开幕的“80后新建筑师作品展”,此次展览将持续一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