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杂志社 首页 > 栏目 > 论坛 > 建筑教育 > 正文 返回 打印

原生态建筑及环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初探 ——以华侨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15-01-30 15:03:23  


 成丽 方翊珊 Cheng Li Fang Yishan


摘 要 尊重人文环境、保护地域建筑文化等理念的缺失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为平台,介绍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针对一年级新生所试行的原生态建筑及环境体验周的教改举措,通过对教学目的、形式和方法的解读,探讨此种体验式教学实践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环境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观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当代的建筑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 原生态建筑 建筑环境 体验式教学 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deficiency of respecting human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ng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is current problems in most of our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forming practice of the experiential week about indigenou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freshmen of Huaqiao University. It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practicality of this teaching practice for setting up the correct idea towards human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rough interpreting the objectives, form and method of teaching. This will hopefully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fundamental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digenous building,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experienti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建筑学是集人文社会科学、造型艺术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研究建筑、建筑群及室内外环境为主要任务。然而,我国目前的建筑学专业大多隶属于工科范畴,其教学基本上是在工科体系内展开。学科划分的日益细化以及工科传统教学模式在人文社科层面上存在的缺失,致使培养出来的建筑师常常忽略了建筑所依存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背景,对建筑创作的认知变得单向而孤立[2]。更因无视建筑与原有地域文化、生态环境、基地场所的关系,造成大量性建筑整体环境趋于空洞化和单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此外,国内各大院校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在训练学生识图制图、方案构思和设计表达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而针对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等理念的培育则表现得较为薄弱。
  在对上述建筑学专业教育现状的体认下,华侨大学建筑学院①近年来综合考量各兄弟院校的教学模式,并借鉴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斯韦恩·哈特洛伊(Svein Hatl?y)教授的“保护文化特性、强化建筑与其处境的联系”的教学理念,将“尊重人文环境、保护地域文化、树立责任感”确定为教改目标;将本科基础体验教学和专业系统训练构建成两大教学平台;将“人、自然、环境,建筑师毕生的课题”作为教学理念;以培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哲学和文化观、宽泛的科技知识等基本素养的新型建筑师为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
  为了契合学院的整体教改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环境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观,以笔者所在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组为例,经过多次讨论和推敲,初步制定出一系列以强化人、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性为目的,且具有逻辑关系的设计基础课程教改方案。文章拟围绕以上教改理念,着重论述针对建筑学专业一年级新生,在其入学伊始所实施的“原生态建筑及环境体验周”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方式、目的和效果的分析,讨论此种模式对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的借鉴意义,力图为建筑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教改实践
  任何一地的建筑,都应是基于各种环境因素综合评判的结果。中国古时人们选择建筑基址时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并形成了一套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以求达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不少中国现代建筑师在西方各种思潮和新技术的冲击下,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这种综合评判的能力,以致设计出诸多“无良”的建筑作品。而对于刚刚踏入建筑学领域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目标、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根基,很难在已有的建筑创作环境中分辨是非,以致形成不恰当乃至扭曲的价值观和建筑观。
  正是意识到这些问题,同时借鉴卑尔根建筑学院对新生实行的体验原生态建筑环境的现场特色教学环节,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立足于福建一地的传统建筑背景,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首次利用十一“黄金周”假期,由6位教师带领刚入学的近百名建筑学本科生,赴福建华安、南靖等地,试行为期5天的原生态建筑及环境体验式教学。
1 实地体验
  首先组织学生对原生态建筑所在的自然环境、场地和道路交通等要素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直观印象。
对于刚接触建筑学专业的新生来说,他们对所看到的自然人文环境表现得比较茫然,难以主动获得认知。因此,教师需适当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观察对象,激发他们对建筑及环境的敏感度,使其在这种原生态场所中感受建筑的空间布局与居民生活方式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联。从而进一步意识到一个合理的建筑不仅应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应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2 住民访谈
  建筑学科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一位合格的建筑师必须关注社会需要和公共审美品位,了解使用者的感受及需求。其中,对房屋使用者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以获得创作所需的基本信息,这是实现建筑设计的必要前提之一。
  在本次体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要求学生对原住民进行访谈,通过了解住民居住方式、生活习俗、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的改进,让学生体会生活事件与建筑及环境的关系,促使他们形成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尊重使用者需求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学生还对当地正在土楼内部进行修复施工的工匠进行了采访,从建造者的角度了解原生态建筑的形成机制和营造方法,收获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3 视觉笔记
  本次教学还要求学生在实地体验和访谈的同时,着重从建筑的三个基本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以“视觉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包括文字和图像两种形式。通过认识这三个层次,即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充分理解环境、场所、空间、结构、形式和材料等这些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
  (1)宏观层次的记录 要求学生先从宏观层面进行认知,了解建筑聚落选址应尊重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则,体会建筑群布局与环境和谐互动的关系。很多学生感知到,原生态建筑基于气候、地质、景观等自然因素的综合考量,其营造活动更多是采取顺应、协调环境的方法,从而达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还对风水意向和建筑、地势的关系进行了记录。
  (2)中观层次的记录 引领学生从宏观层次逐步过渡到建筑与建筑的关系以及建筑本体的中观层次,体会在人体尺度基础上所能观察到的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具有宏观的视野和整体的环境观念,也要具备能够深入到中观层面的能力,将设计理念真正落实到建筑本身。启发学生体会建筑的内外形式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形成关注建筑功能和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上的可行性超过关注建筑外观形式的基本概念。
  (3)微观层次的记录 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及建筑构造、节点、材料、装饰、纹理等要素。同时探究原生态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影响舒适度的关键部分,了解先人创造宜人宜居生活环境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如通风、隔热和遮阳措施等。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对一些建筑元素如门窗样式、建造材料、排水方式进行横向比对,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研究型学习习惯。
  视觉笔记既考验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也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明确了需要补充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多数新生尚未开始系统的美术专业训练,因此弱化了绘画技巧对结果的影响,要求他们着重强调个体对真实场景的感知力。从最终提交的成果来看,学生们以尚显稚嫩的文图记录了很多生动的建筑元素,而他们对环境和建筑关系的体认,已超出了教师们的预想。但是,视觉笔记中仍然缺乏对人的活动行为的记录,这也反映出学生对使用者与建筑关系的认识尚不敏感,有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4 现场讲评
  在每天的参观和记录过程中,指导老师会及时组织学生对所做视觉笔记进行观摩和点评。这个环节的设置有两个目的:其一,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学习,体验不同个体对同一场所的感受,学生们通过交流经验,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认知缺漏,促进快速提高;其二,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每天的教学效果,以便给予进一步指导和启发,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建筑观念和认识的提升。
现场讲评改变了以往对学生作品的等级评价机制,以激发学生思考、分析、总结为目的,而不以“优、劣”定性,师生之间也形成了平等融洽、教学相长的氛围。
    ……

成丽01b.jpg
访谈居民和工匠 
 
成丽03a.jpg
成丽03b.jpg
文字结合图像的视觉笔记
 
成丽04a.jpg
宏观层次的记录
 
 
 
 
 
 
更多内容请见2013年第4期



http://www.newarch.cn/column/bbs/Architectural_edu/a_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