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杂志社 首页 > 栏目 > 论坛 > 建筑教育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叙事性的空间构成教学研究

  2015-01-31 10:14:19  

 

戴秋思 杨威 张斌 Dai Qiusi Yang Wei Zhang Bin


摘 要 叙事是信息传达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空里的事件的一种方法。空间构成作为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启蒙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中的限定环境要素的空间构成教学实践为例,将叙事性方法导入教学,以其作为引导设计的线索,探讨了一种动态的外部空间设计的操作步骤与关键环节,分析了拟写空间剧本、演绎环境要素、建构叙事空间、升华空间境界四个教学阶段,总结出叙事性在建筑设计中具有设计方法与思维方法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叙事性 空间构成 教学实践
ABSTRACT Narration is a basic way of communication and a method reproducing events occurred in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by language or other media. It is important and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ere space construction
serves as an enlightenment course for architectural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bout space construction
design in restrictive environments in the course of “Element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first grade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the method of narrative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eaching
and become the clue for design. In thi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key links for a dynamic external space
design are discussed, and four teaching stages are analyzed: the writing of the script, the de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l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spaces, and the sublimation of the space imagery. At last the dual role of narrative is summed up as a design method and a thinking method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 narration, space construction, teaching practice


  “空间构成”作为建筑学专业低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受到各建筑院校的持续关注和重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师在低年级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做出诸多思考,取得了有成效的教学成果。《以环境要素介入空间生成》和《景观意识的融入》从改变教学思路的角度,分析了从经典的“九宫格”练习到“树、石、水、墙”景观元素的介入后建立的更综合的景观意识,并将空间构成置于整个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来分析,在设计方法学指导下推进整体关联的建筑空间教学体系。《从话语思维到设计实践》则是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将话语思维引入教学,探讨其可操作性。在不断推出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思考也在继续,从而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鉴于传统教学过程较多地关注技法的训练,忽略思维能力训练的状况,我们尝试将叙事性设计概念导入设计,作为引导和推进设计的有效工具,提升教学质量。论文通过还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展开探讨:从选择设计题材入手,理性分析影响设计生成的要素,建构从抽象到具象的空间形态,最终实现完整的空间叙事。

一 叙事性与空间构成
1 叙事性与叙事性建筑设计
  所谓叙事,就是讲故事,是信息传达的基本方式,包括故事的内容和说故事的方式,这是叙事的基本内容,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叙事性”(narrative)本身就是针对空间组织提出的,只是它关注的是“诗意”的组织方式和空间特征,超越了空间的明暗转换、起承转合等技术层面内容。叙事性②设计是通过讲故事的过程,让设计师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建筑(空间)的叙事性设计是将作为空间语言的建筑转译为另一种具有可读性的语言体系,即利用形而下的物质形态表达形而上的精神内涵,从而使作品本身蕴含自身的意义内容。根据环境记忆心理学研究,人对环境的印象和记忆分为三个层次:物(object),场(place),事(events)。人们的记忆内容首先是环境中的“事”;其次是发生事的“场”;最后才是具体而微的“物”。叙事性设计过程是基于“物”的层次,向“场”推进,进而上升到“事”,站在“事”的高度来统筹“物”和“场”的营造,以设计作品的体验来获得一种“意义”上的理解和对环境的自我诠释。
  叙事性的建筑设计研究通常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国外关于建筑叙事理论有不同的研究思路,从柯布西耶的建筑漫游论,路易斯·康的建筑秩序理念到伯纳德·屈米提出事件与建筑的关联性,并认为建筑应该是由空间、事件和活动组成,这样的空间才会生动。拉维莱特公园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国内关于“建筑叙事”最为明确的定义是“建筑叙事学”,并认为叙事学可以作为一种方法用以分析、理解,并且创造建筑。其核心内容就是探讨建筑空间的双重特征(也可以说是双重语义):空间叙述的逻辑性和文学性。中南大学张楠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这方面作了诸多研究,并与剑桥大学合作进行了城市叙事空间的研究,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把握城市的叙事空间结构特征。其他国际合作,如剑桥大学建筑系数字实验室与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项目,通过人在博物馆的空间体验,尝试未来博物馆在数字时代可能出现的形式,意在从叙事认知学的角度探索人的运动空间体验及如何运用实时三维虚拟现实和电影技术结合生成沉浸和互动的叙事方法。这些研究与实践表明叙事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2 叙事性空间构成的教学目标
  现代主义关注具有普适性且反复出现的事物,后现代理论则关注独一无二的事物。后现代设计的目的不仅是技术标准和功能需要,对设计的渴望更趋于情感传递、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的展现。叙事理论是后现代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体现出“此时此地此人”的特质:此时是时间的界定,此地是地点的限定,此人是个体的特性。叙事性的空间构成是通过运用形态元素、空间限定等手法来构筑空间,创造出表达一定意义的场所,这样的空间是以特定的人或人群为对象,融入主体的主观意象生成的、在一定时间内和特定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空间场所,这就是叙事设计的创作目标和教学指向。
  由于设计过程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特点,设计结果只是不断地接近创作目标中的一次定格而非设计的终结。因此,须对教学设计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成果,合理作出过程的设计、调整和评价。

  ……
 
 
戴秋思02.jpg
环境要素的图解分析
 
戴秋思03.jpg
行为模式与空间线索的叙事性分析 《廊踪树影》(周金豆,庞妍)
 
戴秋思04.jpg
 
《悦读时光》(王嗣翔,邓松山)
 
 
 
 
 
更多内容请见2014年第2期


http://www.newarch.cn/column/bbs/Architectural_edu/a_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