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杂志社 首页 > 动态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16第23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在烟台大学顺利召开

  2016-10-25 15:47:29  

 

 

 

 

10月14—16日,2016年第23届当代中国建筑论坛于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圆满落幕!论坛由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组委会主办,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烟台大学城市与建筑研究中心协办。会议主题为“城乡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建筑创作”,包括5个分议题:城市空间的设计解读、新型城镇化与建筑师角色定位、当代城乡建筑设计实践、传统营建与当代设计、当代建筑教育的多元探索。

 

 

开幕式

15日上午,论坛在烟台大学弘毅厅隆重开幕。多位学者、专家、建筑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建筑创作经验。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召集人王兴田、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张伟、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乔社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开幕式由烟台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隋杰礼主持。

王兴田教授回顾了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自1984年创立以来的历程,并谈到当下的建筑师的任务与角色,认为建筑创作应纳入城市设计范围内进行多元化统筹考量,希望新常态下中国建筑创作“回归本体、回归原创、回归生态、回归城乡”,期待新一代建筑师们壮大力量,追寻本真,展现个性。

张伟副书记对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表示本次承办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为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师生了解国内外建筑创作前沿动态及向知名专家学者求教提供了宝贵机会,对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乔社理事长表示,本次创作论坛是山东勘察设计行业的一场盛会,精彩的主题报告和专题讲座将鼓励在座同仁传承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生态理念和思想价值,进一步提升山东勘察设计的整体水平。 

开幕式.jpg
从左至右分别为:隋杰礼、长谷川逸子、王兴田、张伟、崔愷、孟建民、乔社

 

主题报告

15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由日兴设计·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王兴田主持。

 主讲嘉宾(以发言先后为序)

崔    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崔愷   本土设计,因地制宜

结合多年的实践,他提出“本土设计”的思想,并从环境、城市、文化三个层面阐释本土设计的策略。

“建筑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地制宜是古人就提倡的环境观,敬畏自然,融入环境,提倡自然、质朴、有机的美学是创作的方向。”莫高窟游人接待中心利用结构构件诠释空间以减少装修、采用质朴的建筑材料、拥有节能系统,杭帮菜博物馆设计结合了村落特点,北京谷泉会议中心将人工环境与自然山体结合、利用景观绿化掩映建筑以缩小体量,兰州规划展览馆强调建筑与所处的黄河流域发生联系、以清水混凝土材料做出犹如黄河水冲刷过的肌理,山东荣成少年中心从城市尺度出发、重新定义了城市轮廓线……这些都是在这种环境观下设计的代表。

“本土设计主张大文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民族形式和风格的传承。应从各个具体的地域文化中寻找文化的线索和基因,从多层次的文化载体中汲取营养,在此基础上寻找历史与当代的结合点,以创新和开放的态度塑造我们的新文化。”通过对殷墟博物馆、玉树康巴艺术中心、西安大华1935、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等项目的分析,诠释了如上文化观。

“城市是有生命的综合体,是逐渐发展的、不断更新的、多元融合的,也应是有特色的。城市特色不仅依赖于标志性建筑,还应有环境、空间、风貌特色,它需要理性的可持续规划,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参与,而不是条块分割。”苏州火车站、德阳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学校、重庆国台大剧院、青岛博物院扩建项目,则是其着眼于城市公共利益、秉持着城市观念而做出的城市空间塑造创作。

崔愷.jpg

 

孟建民    建筑的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遵循客观规律外,还受人为主观干预之影响而形成的未来结果。科技进步极大推进着建筑的发展——由静态向动态、被动向智能转变。未来性激发人类站在当下思考未来。未来主义建筑主张用机械的结构与新材料来替代传统建筑材料,而城市规划则以人口集中与快速交通相辅相成,建立一种包括地下铁路、滑动人行道、立体交叉道路网的“未来城市”计划。

随后,从普明禅寺、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心海拾贝、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入围)等项目方案设计,传达了建筑的动态发展观念,强调建筑的“变”。另外参考一些未来主义理论和相关建筑作品,探讨了未来城市之可能性。深圳湾“超级城市”国际竞赛入围方案,就是其对未来“超级城市”的一种畅想。在该方案中,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是可以随着不同需要来灵活、动态的调节、变化的。最后,其播放了一个微电影,大胆设想未来城市在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下,建筑行业乃至整个世界将发生的巨大变化,提醒我们的设计和思考,不应仅仅局限于当下这个时间。

孟建民.jpg


15日下午的主题报告,分两个半场,由苏州九城都市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应鹏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孔宇航主持。

主讲嘉宾(以发言先后为序)

朱竞翔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

孙一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孔宇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魏春雨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章    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朱竞翔    改变之改变

从当下中国在快速城市化浪潮下人口密度骤然增长、城市建设量快速增高谈起,讲到发展带来的城市病:无差别的城市,空洞的城市,沉重的城市。他谈到,我们建筑师在谈雄心的同时要注意是否会给周围的人和环境造成伤害。由此探讨了作为建筑师的责任及可能为城乡带来的改变。朱竞翔正在实践的,是一种能帮助贫困或者施工条件不好的地区解决实际问题的易于建造的建筑。他的基本建筑系统分为板式和箱式,衍生建筑系统分为空间板式和框架板复合式。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建造体系。与大多数建筑师的工作原则不同,外在形式是排在结构、功能之后的,他更注重的是逻辑化和可操作性。他的建筑体量小且造型简单,但都赢得了使用者的喜爱。

所探讨的“改变”表现在四个方面:便于实施的改变(让普通人能参与进来),影响轻微的改变,可负担得起的改变,具有包容性的改变。甘肃会宁幼儿活动室是其与团队在2015年受NGO邀请而设计的一个墙面、地面充满格子的小屋。考虑的是:玩具会逐渐遗失,逐渐只剩下空房子,那么空房子如何才能吸引儿童?于是产生了富有空间感的凹凸格子设计,让孩子们在各种小角落里去感知/体验。甘肃陇南青林村童趣园是与村民共建的,同样是为儿童设计,期望通过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去小学化”,使空间与教学互动,更多地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南昌鄱阳湖湿地保护区环保工作站则以家具作为墙支撑房顶,以架空层撑脚抬高建筑,从而与湿地保持距离,屋顶则利用条块间缝隙获得自然光。青海玉树拉吾尕小学海拔4000 m,在震后,孩子们都住帐篷,条件艰苦,所以希望为他们建一所永久校舍。着眼实际情况,最后建成了一个内部木质、外部金属覆面的房子,该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大奖。另外,肯尼亚内罗毕马萨雷谷地贫民区美赛达小学增建、四川崇州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江苏陆口格莱珉乡村银行等,都是他所尝试的改变。

朱竞翔.jpg

 

孙一民    建筑:前卫与后卫

 

“前卫艺术家活跃于各种艺术活动中,往往惊世骇俗。他们以不合作、不妥协的方式自觉抵制着被同化的平庸的威胁。不惧强权、不事媚俗的文化立场,独立的个人经验、感受及创作行为,延伸着艺术对精神自由这一亘古概念的追求和渴望。”而参考球队中后卫的职责——控制球,确保在适当时机有适当人物控制大局,也要负责组织进攻,阻止对方得球。孙一民认为,身在高校的建筑师,相对前卫艺术家,或许应该换一种工作方式,更像一个后卫一样。

作为一名擅长体育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其从佛山体育中心及江门体育中心城市设计方案展开,分享了尊重城市空间、融入城市生活的设计理念及方法。另外针对琶洲西区城市设计项目,对项目背景、规划定位、建设规模、公建配套、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项目(13个)情况作了详细分析。琶洲西区城市设计实现了与土地收储、产业招商、土地出让的一体化。通过开展精细化的控规和城市设计,引导和配合产业招商,从而保证了土地出让,充分实现高品质城市空间,在有限空间内寻求新发展。

孙一民.jpg

 

 

孔宇航    形式的追问

 

“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美好愿景的同时,亦冲击着建筑学的根基。学科内涵需要拓展,但当学科边界被不断蚕食,如何在更高层级进行融合和吸纳,在坚守底线的同时辩证地探讨两者的关系,构成本研究的重要线索。”其指出当下建筑创作界存在的几种倾向,如设计的程式化、建造的标准化、场地的简单化、人类的抽象化、形式生成的主观化等。形式以有形的可视的方式具体呈现建筑的各个层级,是空间场所的外在表现。而关于形式与能量的关系的问题一直被作为设计过程中的某种选项,在形式生成过程中处于次一层级的地位。基于能量流动的形式思考是将建筑与环境系统有机联系后的形式反思,是对艺术形式与建构形式的批判与优化。研究形式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并借助科技成果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会促进建筑形式的进化,从而使之与生态系统构成有机整体。

结合一些建筑大师的经典作品,探讨了能量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卡洛·斯卡帕的卡诺瓦博物馆扩建中通过设计手段引入光线,使得静态的空间变得更加开敞而富于变化;伦佐·皮亚诺的吉巴欧文化中心的造型,则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着重于考虑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建筑形式的生成有其内在规律可循,与几何学不可分割,应了解与掌握规律,并融入设计思维中。

“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以高度的艺术修养、建构学问,由下而上进行空间操作与形式生成,从而构建当代意义上符合人类生活方式的精品建筑。”

孔宇航.jpg

 

魏春雨    语义的建筑

 

从理性主义建筑的特征——往往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理性与情感结合、抽象和历史结合谈起,继而讲到新理性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如阿尔多·罗西、艾莫尼诺、克里尔兄弟、格拉西,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将类型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建筑与城市,努力挖掘建筑形式的永恒价值。随后谈到将意大利理性主义与传统地方建筑结合的提契诺学派,并分析了阿尔多·罗西的建筑与形而上画派的契里柯某些画作之间的模糊关联。

结合他早期的原型研究,分享了其运用地域类型学理论而投身实践的几个项目:湖南大学建筑组群、张家界博物馆及李自健美术馆。自2004年至2016年10月,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组群、研究生院、综合教学楼等全面竣工。在此建筑群设计时,也曾研究了罗西、克里尔的城市建筑的原型分析,并尝试将这种艺术运用到设计中。运用石子隔板,与水刷石形成一种强烈反差;疏散口设计中有意在很短的进深内加大深景透视的关系;运用了契里柯式的远古符号,虽没有太多功能逻辑,但希望找寻到形式逻辑;保留研究生院原场地的两棵树;利用光线的变化隐喻某种时间的轮回……

"地域性不应是简单的形式问题,还可以上升到语义学的高度去探讨。"

魏春雨.jpg
 

章明    向史而新

大量的历史建筑,在都市建设中都遭到了人为破坏。如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对过去传统和历史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静态保护到动态保护的转变,经典到一般性建筑保护的转变。通过价值评估(历史价值、社会情感、艺术审美、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等)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确定不同的改造策略:保护性改造、再生性改造、批判性改造。其提出“叠合的原真”的改造主张——适度维护既成的当下状态。而历史是一个“流程”的主张始终贯穿于其改造案例中,历史被看作连续且不断叠加的过程。历史的原真性不再以一种封闭的法则呈现,而是在充分尊重原始状态的基础上承认不断叠加的过程。

结合延安中路816号修缮项目、复旦大学相辉堂、杨浦滨江南段的改造设计来传达作为当下介入历史建筑的设计者的立场和对应方式。如在延安中路的项目中,首先调查现状概况,对各个重点保护部分进行描述、拍照,对院廊的空间体系和尺度进行分析,最终的改造保证空间秩序的延续、尊重历史。相辉堂设计也较注重新与旧的关联。而杨浦滨江南段的改造原则是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依托知识创新资源,强调地区的智能特点。

“建筑的目的既在于包含过去,又在于将这些过去转向未来。”

章明.jpg

15日晚间7点半,日本著名建筑师长谷川逸子的主题报告《开放的空间》开讲,由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总召集人王兴田担任主持,日本福冈大学教授赵翔担任翻译。

 

长谷川逸子    开放的空间

家庭教育,尤其是擅长植物画的母亲,对长谷川逸子的影响颇为深刻。她自小就喜爱植物、关注自然,对环境有很多思考,且喜欢画画,尤其是雪舟的水墨画,画里面有山水,有人物,有环境。她的老师曾跟她说,空间应该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而对于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她常记在心。相对于欧洲注重类型的分类,日本更注重形式的分类。佛教思想也影响着她对空间的理解,她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空”——相互共存而不是对立,强调人与人的关系。

后来跟随筱原一男学习和工作,深受筱原一男“住宅就像蘑菇一样适应地域生长”的建筑哲学影响。在东京大学研究室的十几年,用轻质木板做模型,分析住宅、人与空间的关系,她的住宅试图表达既包容又开放的这种理念。逐渐有了“第二自然”的想法——突破建筑与自然对立关系,建筑设计应与周围人的生活发生联系,周围景观也应是建筑设计的对象,室内与室外应是相互渗透、一体化的,而不是界限分明、对立的。在她很多住宅设计中,就运用了廊桥、小路、灰空间的手法,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除了住宅,在公共建筑设计里她也是如此重视公共空间的设计,常常将单独的建筑串联起来成为一整个系统。她认为,要有市民参与,建筑才能持续和有活力。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她的另一重要概念。在设计时,她常常听取建筑将来的使用者的意见,将他们的需求和习惯融入设计。

“幔幕”是她设计中常用的一个手法,用打孔铝板围绕建筑,既形成自己的领域,又不与周边环境完全隔绝,而且光线透过孔洞的效果很漂亮;她也常利用树木、绿地,形成自然与建筑的相互渗透关系,很自然;在湘南文化中心,过去地貌是小山丘,她通过将建筑70%空间隐藏在地下,并采用泥土墙面,复原了小山丘样貌;还有新泻市民艺术会馆以及在上海的几个项目,都体现了她期望通过设计让人类与自然共生、创造开放性空间以促进人们有更多交流的努力。

长谷川.jpg

左为赵翔,右为长谷川逸子

 

 

14日晚7点到9点半,第23届当代建筑创作论坛开幕前夕,日兴设计·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王兴田和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应鹏在烟台大学建筑学院致道厅带来了两场学术讲座,分别名为《大浪淘沙·洗尽铅华》与《空间的社会责任》。主持人为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贾志林。

王兴田 大浪淘沙·洗尽铅华

 

首先指出了当下建筑从业者的努力方向,并结合实践分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他认为,设计应植根于本土、结合环境、尊重自然,并应考虑人对建筑的使用,重视建筑的可持续生长。

在天津大学新校区的建工学院和环境学院项目中,总体秉持不破坏原有格局的原则,沿用了天津大学老的H形布局;采取自然节能的通风采光方式;功能分区上,两个学院“各自为政”,但又通过空间共享将二者整合;师生对老校区的空间记忆,构成了校园发展的历史文脉,被传承和融入到新校区的设计当中;试图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打造趣味化、生活化的学习空间。

宜春的恒茂御泉谷度假山庄中,保护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是该项目设计的最重要原则。在前期对当地村落的调研中,深入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居演进机制,设计时结合江西简易土坯+木屋顶的形式,从当地取石头、竹子等材料,而木构屋顶则采用的是现场组装方式。由于地处山区,条件艰苦,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尽量采取呼应当地条件的施工方式完成整个建设。

另外,对无锡规划馆、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低碳展示馆、中国珠算博物馆、正中高尔夫会所、深圳隐秀山居多功能厅(加建)等项目,也作了简要介绍。从中可见其对回归自然的在地设计以及“可生长的建筑”理念的强调。“可生长的建筑”,即重视生命周期内建筑和环境的融合度,同时重视竣工后对使用中建筑的管理维护——因为环境会变化,使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王兴田.jpg

 

张应鹏 空间的社会责任

 

从自身思想的变化谈起:最初他认为建筑应该满足功能,而且必须好看,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设计经验的积累,他意识到作为一个建筑师、一个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

而对于“社会责任”这一观点的阐释,是通过结合他的设计实践来展现的。

在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中,设计是围绕解放儿童和便利家长来展开的。他首先关注到原校园的围墙和栅栏所带来的障碍和压抑感,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包括在学校中间设计一条街道通向校外(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然后在教室和运动场的设计上,他突破传统,将运动场做得很大,创造了更多利于小孩运动和玩耍的公共空间,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玩耍中成长和学习。

苏州阳山敬老院设计,首先考虑到老人害怕孤独、需要交流的心理需求,他没有设立围墙,而是巧妙地利用建筑立面作为墙,围合院落。在外立面的色彩上,采用明亮温暖的色调,一方面让每栋楼识别性更强,一方面利用跳跃的颜色烘托出温馨活泼的氛围。同时在一些公共空间中,导入自然光线,让人感受到阳光。

常规纪念馆设计往往注重“纪念性”的表达,让观者心生崇敬。而浙江湖州梁希纪念馆设计中,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刻意去放大人物形象,而是做成令人亲切的感觉,如梁希的雕像是一个体量并不大的人物侧影;空间流线上,没有按照常规的有逻辑的、连续的方式去组织,而是特意做成离散的、断裂的;空间与展陈设计上,也与惯常的封闭空间(让游览者更易于进入过去的情境)不同,他将空间设计为开放、明亮、简洁的,以一种在当下看过去的状态来引导游览者感悟和思考。

另外,介绍了浙江宁波图书馆、苏州相城基督教堂、苏州孙武及文征明墓地公园、苏州相城区徐图港景观建筑等。藉由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细节,可以感受到设计师对弱势群体、弱势建筑的人文关怀。


张应鹏.jpg




http://www.newarch.cn/dynamic/a_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