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传统地域声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研究 ——以贵州东部苗、侗族传统声景为例

Value and Protection of Soundscape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Regions: Soundscapes of Hmong and Dong Nationality in Eastern Guizhou

 

 

 摘 要 以贵州东部苗、侗族传统声景为例,结合定点测试和移动测试两种方法通过分析得出,声音在当地具有五种现实功能,为满足不同功能需求所产生的声场特征与声源频谱和民族文化有关。此外,研究还总结出声景所具有的文化归属价值、历史传承价值和环境营造价值,并构建相应保护性设计框架。本研究旨在加大对声景文化遗产研究的关注,在更大范围内全面、系统地开展同类研究,以使珍贵的声景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声景文化遗产 传统地域 贵州东部 苗、侗族
ABSTRACT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n Hmong and Dong nationality in eastern Guizhou, and with the methods of fixed test and moving test,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local voice has five practical functions, which characteristic is related to source spectrum and national culture. Furthermore, it summarized the soundscape values, including cultural belonging,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framework of protective design of soundscape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regio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also lies in drawing more attention on soundscap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and encouraging similar studi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have more effectiv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precious cultural survival of soundscape.
KEY WORDS soundscape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region, eastern Guizhou, Hmong and Dong nationality
 
 
  一 关于声景文化遗产研究
  声景不但留给人深刻的印象,一些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声景还表达了社会认同,如伦敦大本钟的钟声、老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等。故本文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范畴的界定,将声景归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项加以研究与保护。
  事实上,声音的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已开展多年。国际上早已有诸如关于周围环境中各种细微文化声音存在价值的探讨[1],以及关于声音所具有的文化与社会功能论证,并有研究从民俗学角度解析了文化类声景所蕴含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同样,国内研究者探讨了声音在人类文化中的传承作用,明确地提出“应从文化、社会和历史角度建立‘声音遗产’的保护理念,并应同时对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地域文化内涵给予解析”的研究理念[5]。如以北京胡同中的叫卖声、响器声等为例,对历史声音文化遗存进行发掘、抢救、还原与传承研究,并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声景遗产的保护与评估,如哈尔滨工业大声学团队正在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The University of Zagreb)进行的“声景遗产——中国与克罗地亚声景技术与评价”合作项目。
  尽管如此,相比广泛开展且已成熟的城市噪声研究和声环境调查研究[7]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声景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更未出台过官方的保护性公约与条例加以约束。例如在欧洲早就颁布了关于城市噪声和人类活动声音的相关法案,却少有条例涉及声景遗产的保护利用,而那些萦绕在居住区上空或教堂穹顶下伴随着音乐而发出的巨大的机械钟声——它们是宗教徒们巩固其教会在当地居民心中统治地位的工具,也是以宗教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的象征。
  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以贵州东部那些与当地文化一脉相承的苗、侗族声景文化遗存作为典型案例,一方面通过探讨声景在文化形成与传承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充实关于传统地域声景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和参考已成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构建声景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系统复原传统声景设计思路,使研究成果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古建筑保护等建筑规划项目更有效地结合。 
  二 贵州东部苗、侗族传统地域声景文化遗产概述
  贵州东部苗、侗族世代传承了丰富的声音文化。“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使语言、音乐等声音文化互不相通;用音乐记录生活的习俗使声音担负了记录某段时期内、某地域或民族社会价值观等重要文化信息的功能;继承先民的防御意识,衍生出兼有预警功能的信号声音。这些都构成了与文化最为密切的声景,也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①构成重要民俗氛围的声景——前景声/标志声景(marknote);②体现特殊文化背景的声景——信号声景(signals)。
  尽管相关政府部门或学者已组织开展了关于声音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如对贵州月亮山地区苗族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仪式声音的实地考察记录[8]、对与声音相关的音乐、乐器、口述史等的价值评估,但研究还大都局限在民俗文化或传统音乐层面。事实上,声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其形成时期的文化、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如不同民族的传统营建理念对声传播的影响,以及民族语言与音乐等声音特质所形成的场域语境差异等。故将文化研究与声学研究相结合应是当地声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特点,即通过探索声景构成的历史与文化渊源,按照生产生活文化、精神与安全防御文化,以及文化隔离等层面对现有声景进行归类研究。
  三 主要声景文化遗产特征的客观测试与分析
  结合对实地情况的调查,当地声景可以按需求的不同划分为五类,其测试方法主要有2种:定点测试——即研究者手持测试仪器,在所测声源一定距离内的固定测试点进行持续一段时间的测试;移动测试——即测试者手持仪器,沿拟定路线移动进行声音录取与测试。
  1 与生产需求有关的声景
  苗、侗族世代沿袭以家庭为单位、男女分工明确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作为现代人与祖先的链接,真实地记录了传统生产生活画面,故保留下许多历史性声景场景。
  其中,织布场景作为数百年苗家传统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缩影,其声景也可看作苗族传统生产场景的象征。这种传统卧式织布机一般由卷经轴、卷布轴、提综木鸟、机床、架臂等部件构成。织布时踩动蹑板由此牵动木鸟每上下运动一次,梭子在线中间水平穿插一次,声景即由木梭子声、蹑板声和拉动木鸟声组成。其中拉动木鸟时声压级最大,低频略高于高频;穿梭子时最小,中频1 kHz时最高;踩蹑板发出的声音高频略低于中低频。此外,织布机通常置于木建筑二楼,机体晃动与木楼板发声碰撞,声音叠加后产生地动山摇的声景效果。
  2 与生活需求有关的声景  
  生活物资匮乏使苗、侗人形成了商品交换的习俗,即每隔5或7天就会在固定的集市场所进行商品交易与交换,当地人称为“赶场”,“荒店夜深闻犬吠,有人踏月赶场还”反映了民族赶场晚归的情景。集市上的声音类型丰富,并因少数民族语言的独特发音而更具地域特色,正如竹枝词中所描写的:“语音清软是黎峨,苗锦成时市上多;排草碗糖携箧卖,红楼儿女唤幺哥。”
  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赶场日声景研究得出,该声场总体变化平稳,由叫卖声、交谈声中夹杂的苗歌声、锣声、木鼓声、鸡叫声、机动车声等构成。其中,苗语音调极高、抑扬顿挫却又短促,以其突出的语言特点——如歌唱般,尾音上扬且拖得很长——盖过了背景声成为了最主导声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