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估模型评述

A Review of the Evaluating Model of Publicness of Public Space

 

徐磊青 言语 Xu Leiqing Yan Yu

 

 

摘 要 对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定模型进行梳理,并提出公共性系数的概念。指出公共性乃公共空间最重要的品质,且定义它最低限度地包含三个维度:功能可见性(affordance)、包容性(inclusive)、可达性(accessibility)。以公共性最低限度的三个维度检视了5个公共性模型,并作出相关评述。其中,星形模型被认定为最佳的公共性模型,PSI模型是综合性最佳的模型,其他的模型看似不如前两者但也各有侧重。这些模型对于设计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于在非常传统的建筑、规划语境内重新关注了空间中有关社会、行为等“软”的部分,并能成为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性 包容性 可达性 功能可见性 公共性系数 评估模型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ublicity model of public space and advances the concept of publicity index.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publicity is the vital quality of public space and the definition comprises three dimensions: affordance, inclusiveness, and accessibility. With these three dimensions, it inspects five publicity models with related comments. Among them, the Star Model is defined as the best one, while PSI Model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one.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se models is to re-concentrate o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parts in public space amo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context, and to be the basis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KEY WORDS  public space, publicness, inclusive, accessibility, affordance, coefficient of publicness, evaluating model

 

 

一 公共空间与公共性

公共空间的丰富内涵是多方面和多语境的。不同于城市设计偏重于物质环境特征,“公共”二字所具有的社会学本质使得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定义一定程度地游离于传统的建筑、规划本体领域之外。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意义正是在于它能够把不同的人,无论其种族、年龄、阶层和爱好,集聚在一起。将公共空间仅视为直观、经验式、中性而自然的建构是不够恰当的。任何针对建成环境中公共空间的研究都无法只关注其作为物质空间的特性,而忽略空间背后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也只有将物质空间环境同实体环境之上的社会意义结合才能真正被认识。通过在城市中的公共交往,突破了原来建立在亲近的共同性上的个体身份,为人们在复杂的城市生活中形成更广泛层次的社会关系及重塑个人身份提供了无尽的可能,它使人们联成社会。按照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的说法,公共空间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带来一些社交的摩擦,把本不会遇见的人会聚在一起。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当下虚拟空间和社交媒体泛滥的世界中,公共空间才会显得尤为珍贵。

传统的城市设计研究大多关注物质环境与形态,但还是有不少研究集中于公共场所的特定群体,如妇女、穷人、特定种族、残疾人和老年人。凯文·林奇(Lynch)在1965年的著作《开放空间的开放性》及1979年的著作《开放空间:自由与控制》中,就讨论了可达性、控制、公平以及刺激和社会接触的问题。1992年斯蒂芬·卡尔等人所著的《公共空间》通过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公共空间整体而全面的描述,他提议理想的公共空间是有回应的、民主的、有意义的。城市设计应当思考空间的权利归属以及空间的“公共”和“私有”与资本和政治的关系。

将公共性从公共空间品质的研究中独立出来是尤为必要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特征就是私有公共空间(Private Owned Public SpacePOPS)的发展。私有公共空间类型也相当多元,既包括私有建筑后退形成的户外广场,也包括综合体内部的中庭等。这些私有公共空间多少会存在公共性方面的不足,譬如开放时间少于24小时,或有保安监控等。私有公共空间的另一问题是,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公共空间的价值和精神受到市场交易机制的蚕食,这些私有公共空间极易服务于商品消费而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空间。公共空间的过度商业化,使得市场交易机制取代了公共空间原有的交往参与、关系协调的机制,在满足个体物质欲求的同时,造成了公共空间公共价值的丧失,而且对非消费群体有排他作用。

 

二 公共性的维度和系数

1 公共性的三个基本维度

以玛格丽特·科恩(Margaret Kohn)对公共空间的解释为例,公共性有三个核心维度:所有权、连接性、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其中主体间性和扬·盖尔所强调的公共空间的社交功能和对社会的作用不谋而合。而马修·卡莫纳(Matthew Carmona)将此扩展为“功能”和“观念”,艾利斯·马瑞恩·杨(Iris Marion Young)在解释她关于“非压抑城市”的概念时,强调了“可连接性”以及“包容”和“容忍不同”是公共性的核心维度。

通常判断公共空间公共性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公共空间的权属。一般认为,如果某公共空间的所有权属于政府,通常其公共性较强。如果属于私有,那么它的公共性可能会相对减弱。但是仔细思考后我们会发现,公共空间的权属只是表面现象,核心问题是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如果公共空间向不同群体免费开放,空间中的人群具有多样性,那么这个权属就不是问题。

另外一个判断公共性的主要依据是对公共空间的控制。一般认为施加在公共空间中所发生活动的限制很少,只要符合法律的活动都可以在空间中发生,这是刚性的控制。社会风俗、道德等非法律的限制也会影响空间中的行为,但这都是软性控制。公共空间的控制指的是:这个空间是否有控制?谁来控制?控制的原则是什么?开放的公共空间实际上是由法律和风俗道德等来控制的,这意味着空间的所有者或管理者没有施加对空间的控制,包括入口控制和行为控制。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公园有围墙,草坪有护栏,入口有保安,空间里有很多禁止条文,禁止你做这做那。譬如说:“请爱护草坪!”这意思是说你不能进入这块草坪,但实际上草坪是公共财产,只要没有恶意破坏,我们完全可以进入。对空间的控制是空间权力的表达,因而空间的权属不是本质,控制才是本质。

 ……

 

更多内容详见2016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