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应用:作为行动和认知

Application as Action and Cognition

 庄慎 华霞虹 Zhuang Shen Hua Xiahong

 

 

摘 要 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日新月异、需求不断被刺激的时代,对物质技艺的应用不仅是此时此地开展建筑实践行动的根本,也是对建筑学科进行深刻认知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对技艺的本体思考往往蕴含在各种各样的具体应用中。通过对阿科米星工作室近三年完成的六个工程案例的分析,论述了在具体应用建造技艺的过程中,选择与策略、效用与形式、应变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在当下混合冗余的城乡空间中,在复杂多变的建造体系里,不应缺失对整体性大视野的思考,强调应用则是一种有效的简化途径。

关键词 应用 行动 认知 选择 效用 应变 简化

ABSTRACT In an era with technology frequently updated and demand constantly stimulated,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 is not only fundamental for executing architectural practice for now and here, but also crucial for achieving deep cognition and critical reflection to the architectural discipline. The ontological thinking of the technique is embodied in various concrete applications. Through introducing six projects completed by Atelier Archmixing in recent three years,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ection and the strategy, the utility and the form, and the flexibility and un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in spite of the mixed and redundant urban and rural space, together with the complicated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building system, broad perspective is necessary for architects, while focusing on applic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of simplification.

KEY WORDS application, action, cognition, selection, utility, flexibility, simplification

 

 

作为建筑师,重视工程技术、材料工艺、建造及组织方式等物质技艺的应用,不仅是满足实际营造活动对于技艺功能性使用的基本需要,而且是促进建筑学专业认知和进一步研究的深层次需要。对于阿科米星工作室,一家始终工作于中国当代建筑纷繁复杂的实践领域,并致力于在不论城乡、不拘类型的普通工程项目中探寻建筑学可能的本土建筑事务所而言,技艺与工具、材料一样,建筑师只有一方面了解其本身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拥有发现明确目标与运用适当技巧的能力,才能在实际使用中将其功效充分利用。反过来,也正是在这些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技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更清晰地被认知,甚至有时,真正能洞察到建筑和建筑学本质内涵的时刻,也正是相应的物质技艺被实实在在地应用起来的那一刻。

阿科米星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日新月异、需求不断被刺激的时代,对物质技艺的具体应用既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认知;它不仅是此时此地开展建筑实践的根本,也是对建筑学科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拟通过事务所近三年完成的六个具体工程案例来说明,应用作为实际行动,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考量:第一,在建筑目的、建造技艺日趋多样化、差异化的时代,技艺的具体应用不必局限于被动地根据现成的规定和技术,局限于将抽象概念物质化,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对各种来源和作用的技艺加以主动选择,从而获得独特而适宜的策略。第二,根据不同工程各自的效用来选择不同的技艺,这同时也是一种认知和获得形式的独特方式。第三,针对像中国当下这样半工业化半手工化的技术背景和不确定的社会现实,正视、包容、建设性地利用这些混杂和变化的状态,以整体结果为目标,灵活地应用技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方法。

从对建造技艺这些不同的具体应用中也可以看出,今天的建造体系无疑是多样和复杂的。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的减缓,创造新空间和调整旧空间的任务将同时占据设计师的手眼和心脑,空间冗余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常态。对此,建筑师需要在抽象认知和具体行动中都能对技艺的应用作出相应的思考。

 

一 具体的应用1:选择与策略

 

技艺被主动地比选,是现当代建筑设计工作状况的一个特征。因为建筑技艺、建筑功用的需求、目的设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技艺的不同本身变得不再重要,多样性使技艺成为手段,其用途和目的才是重要的。换言之,为不同的设计目的选择合适的建造技艺才是重要的,它是设计策略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一种普遍的认识是,建造技艺的选择和应用是相对于概念而后行的内容,出于经济性等方面的考虑,至少对于大部分普通项目而言大致如此。与之相对的是,对建造技艺的特别强调和早期选择,通常被看成一些特殊类型项目的专利,比如有特殊的功能以及相应的高度、跨度和氛围要求。技艺应用和功能类型常常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对应关系。

与之有所不同的是,阿科米星事务所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不会过于关心技艺的体系性及其本身习惯的涵义,而是更关心如何将合适的方式用在合适的用途上。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事务所的作品呈现出很大的混杂性,这不仅是因为接触到的多为普通项目,其功能、规模、条件各异,设计的概念各不相同,也是因为对建造技艺的选择完全采取实用主义的立场,重视实用性大于讲究系统性。事实上,我们提出的“非识别体系”策略也是在复杂多变的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在多种类型的建筑工作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不按常理出牌地选择建造材料和技艺,在阿科米星2015年完成的一个移建改造项目中有充分的体现,主要涉及旧的材料处理与建造方式在新的空间设计里的应用。在上海宝山的陈化成纪念馆移建改造中,为了将原来普通的公园配套建筑营造成具有纪念氛围的新场所,同时供公园游客平时休闲使用,设计者策略性地开展了空间改造,用四条连廊结合原来的建筑围合成一个公共庭院,形成了全新的空间体验,但在具体营造时,却有意采用了旧的材料与建构方式。

熟悉与安静,是设计者为这个纪念馆建筑确定的基调,但在其中还要加入应有的纪念氛围与精神,这就是设计确定的具体目标。在整体材质的调性处理上,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不能超出原来立面装修的预算;二是既要实现历史纪念馆应有的庄重感,又不至于使公园内的游人感觉陌生和突兀。

另一个案例是上海前滩滨江公园的一个公共空间配套商业建筑的设计,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资源,设计者在小建筑中运用了大型结构技术。

以上两个实际上都是反常合道的例子。在具体设计中,为了确定的设计目的选择合适的建造技艺,要避免受到技艺本身类型和界限(比如新旧繁简以及通常使用习惯)的限制。这种主动的选择和应用既反映出对技艺与建筑问题的本质理解,同时由于它与发现、确定设计切入点或者目标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策略,是在当下技术与需求多样性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的结果。

 

二 具体的应用2:效用与形式

 

如前所述,为了某种设计目的,无论它是满足具体的功能还是创造独特的调性,选择一定的物质技艺加以应用是一种主动的设计策略。如何评价建造技艺选择的优劣,就要看其效用了。一方面是设计目的的有效性,通过技艺策略最终达成设计目标的效果或程度,另一方面则是有效的技艺与形式方面的关系。

首先,评判建造技艺的应用是否合理有效并非易事,其标准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对技艺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可循。从科学性和客观方面来看,自进入现代历史以来,建筑材料工艺日益复杂,对于建造技艺的效能,很难在事先准确预测。即使是目前为建造而制定的各式规范,也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上的标准,本质上只是经验的总结。比如混合体系——不同材料混合的建造体系,在建造活动里是最常见的,大到高层,小到民舍,基本都是混合体系。在设计时,考察的重点自应在于不同材料性质合理的共同作用。仅就结构而言,混合体系中的现代材料,都有各自的材料特性,体现在结构计算的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假定条件。钢材受拉受压特征相同,属于均质材料;钢筋混凝土受压性能优于受拉性能,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就会针对其受拉进行限制与条件假定;木结构属于原生态材料,同样受压性能优于受拉性能,两者的差异性更大于钢筋混凝土,所以限制性条件更多;砖砌体,只能受压,不能受拉。基于上述的材料特征,故各自计算过程中的假设条件完全不同,如果混合,就需要特别小心地处理假定条件。在材料混合之后,由于不同材料性质的差异性与单体材料性质的不均匀性,会产生变形差异,因为强度、硬度等一系列的因素与条件,决定了结构的实际情况与计算时所做的假定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操作只能尽可能采用合适的假定,因为这样的差异,是无法量化的。计算上的假定条件太多,所以需要更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实际情况的合理性,即保证设想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不要太大。由此可见,建造体系与建造技艺本身在科学上是否合理有效,是很难获得准确结论的。

 

三 具体的应用3:应变与整体

 

在建造技艺的选择过程中,有效与否是围绕设计目的和现实条件展开评价的,这样的评价方式与技艺的等级和类型是否有区别无关,也不会在意技艺的新旧,或单纯与混合。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整体工业化程度不高,在很多建造工作中,会出现半工业化半手工化的现象,这样的状态是独特的,因此对研究本土建筑学的特殊性具有意义。但事实上,这样的经济和技术状态并非中国独有,发展中国家大多如此。现代建筑在全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实践足以说明,不平衡并非无法解决的矛盾,也不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

如果说在当下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在应用建造技艺时的确存在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的话,那可能就是多变性。由制度、经济、建造过程等层面的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偶然性和变化的需求,才是实践中比较值得关注的地方。变化是现实工作的常态,变化发生的原因可能很偶然,但变化的结果是受建筑整体效果与目的制约的。也就是说,不管如何变化,均须实现整体内部诸要素的互洽与融合。这一方面再次显示了技艺作为手段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建筑技艺的多样性。

 

四 反思技艺:简化与认知

 

从建造技艺的角度来看,当今的建筑活动,其体系是多样与复杂的。从系统的逻辑来看,至少表面上似乎没有简化的可能性。因为生产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变化在当下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在政治、经济的各种压力下,我们必须不断制造出新的需求来为创新提供动力,即使它们其实并非我们生活实际所需。维持“生产—消费”不断发展的状态同样也带来了建筑学的复杂性。一方面是以建筑学自治的名义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得出的诸多结论,其本身也许不是不够深入,而是超过了简单认知的需求,从而问题本身变成了脱离需求而自治的部分;而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从城市局部或者单体建筑的角度来看,通过选择、评估效用和强调应变,在微观语境下存在很多可能,具体采用怎样的技术、材料和体系,与整体建造活动的关系已然变得不那么相互对应,自然也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对比、考察历史上优秀、完整的建造系统,我们会发现,很多所谓“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在建造技艺上呈现的那种被称为“完美的”体系,它们共有的特征是:在看似复杂的体系之下的简单性。所谓复杂是由充分理解材料、性能及功能要求的结构构造所形成的,所谓简单则是因为,这样的体系已经稳定、成熟,可以被广泛运用,也相对容易被学习掌握并不断完善。

那么从当代视角来看,微观的、多样多变的建筑技艺与宏观整体的建造活动之间是否还存在、或者有必要建立简单的关系呢?笔者以为答案是肯定的。

……

 

 

更多内容详见2016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