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两起公共事件的平行观察——北京梁林故居与广州金陵台民国建筑被拆始末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Two Public Events: Review of the Demolition of Liang & Lin’s Former Residence in Beijing and Jinlingtai Houses in Guangzhou

 

冯江 汪田 Feng Jiang Wang Tian

 

摘 要 2012年1月26日,北京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发现遭开发商拆除。2013年6月10日午夜,广州金陵台民国建筑被开发商连夜拆除。这两起事件都引发了大量的媒体报道和广泛的讨论,成为公共事件。在发生的背景、拆除者的动机、舆论反应和政府处置等方面,二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被拆除建筑的保护等级、发生过程和政府反应等方面,也有具体的不同。文章通过对两起公共事件的平行观察,呈现当前旧城改造进程中历史遗产保护的现实处境。
关键词 公共事件 梁林故居 金陵台 遗产保护 “旧城改造”
ABSTRACT Former residence of Liang Ssu-ch’eng and Lin Huiyin in Beizongbu Hutong, Beijing was found demolished by developer on January 26, 2012. In the midnight of June 10, 2013, at Jinlingtai and Miaogaotai, Guangzhou, several buildings erected in Republic China were demolished by developer. These two accidents soon raised numerous media reports and critical discussions. In view of to the social influences, both are public events beyond historic conservation. The two events are similar in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of the demolition, the reaction of media and the final treatment. They also have differences in the protection level, process and attitude of government, etc. This article offers a parallel observation of the two events, in order to think about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of historic conser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renewal.
KEY WORDS public event, former residence of Liang & Lin, Jinlingtai, heritage conservation, urban renewal
 

 

  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林徽因①

  (头段)(倒板)凄凉腑肺。(乙反长句滚花)胡不归?胡不归?伤心人似杜鹃啼,人间惨问今何世?……胡不归?胡不归?荒林月冷景凄迷,凄凉忍作回家计,护花惟愿代春泥。
  ——薛觉先主演 《胡不归》之哭坟 唱段
 
 
 

一 拆

 
A②
  在《林徽因与梁思成》一书中,费慰梅写道:“徽因的客厅坐北朝南,白花花的阳光照进来,常常也像老金的星期六‘家常聚会’那样挤满了人,而上门来的人各式各样的都有,这就是北总布胡同有名的‘太太的客厅’。”③[1] “各式各样的人”中,就有作家沈从文、冰心、萧乾,政治学家张奚若、陈岱孙、钱端升,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李济,社会学家陶孟和,当然还有邻居金岳霖。
  “太太的客厅”就在梁思成(1901—1972)和林徽因(1904—1955)于1931至1937年间的住所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今为12、24、26号院)里[2]。正是在这七年时间里,梁思成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林徽因发表了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3],两人和中国营造学社同人一起完成了蓟县独乐寺、正定隆兴寺、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和善化寺、赵州安济桥、佛光寺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田野考察,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取得了最初的重要成就,因为抗日战争爆发才被迫离开北京。 
  可是这样因其曾经的主人而充满诗意气质和历史意义的建筑却遭遇了拆除,拆除行动从2011年10月开始断续进行,到2012年1月26日(壬辰年大年初四)被曝光时[4],已只剩下残砖断瓦,此时大部分中国人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图1)。无论依据法律还是出于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情感,梁林故居都是不应该被拆除的。但是,无论法律还是人间佳话都没能挡住拆除的步伐。 
 
B
  与北京梁林故居不同,广州金陵台民国建筑在一夜之间被拆成废墟。 
  2013年6月10日,端午假期,深夜,两台钩机伸出长臂,开始拆除金陵台、妙高台三栋民国建筑。有记者在相邻建筑的屋顶记录了整个过程(图2),街坊拨打了城管的电话,凌晨六点才有人接听[5],已然于事无补。曾经被达达派狂热讴歌过的机械,其破坏老建筑的威力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金陵台民国建筑不是文物也不是历史建筑,却引起广泛的社会关切。这些建筑是抗战胜利以后由香港人兴建的,当时许多华人华侨对祖国充满期冀,回归故土参与战后重建。图2中的建筑是诗书路69-71号④,1946年建,明黄色的墙面、流线形的转角与栏板、圆形的舷窗都传递出了营建者的欢愉心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间只有短暂的间歇,可以说这些建筑是研究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珍稀样本。上世纪50年代初,薛觉先(1904—1956)曾住在妙高台,薛觉先人称“万能老倌”“粤剧伶王”,首本戏中有一部历久不衰的《胡不归》。对许多到过现场的人来说,建筑被拆后的情状一如《哭坟》唱词那般凄切。
 
 
 

二 拆前

  多家媒体都报道了两处建筑被拆之前的境遇,整理如下。
 
A
  1960年代,紧挨24号院的一片四合院被推平。
  1980年代,开发商获得24号院的土地开发权,在庭院位置盖起三层小楼。因为环境和人的变化,有人认为“梁林故居可以说从那时就不存在了”[6]。
  2009年门楼和西厢房被拆除,7月11日媒体报道梁林故居面临拆迁,有关人士呼吁保护,拆迁暂停。同月国家文物局表示“梁林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申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会同市规划委员会公开表示,梁林故居已纳入保护范畴,责成建设单位调整方案。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市政协文史委都到过现场考察。
  2010年1月,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透露“梁林故居”已要求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10月,“梁林故居”已经纳入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登录项目。
  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最大程度恢复原貌。3月11日,东城区文委向华润置地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关于做好不可移动文物北总布胡同12、24、26号院(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保护的通知》。12月29日,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中,“梁林故居”已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
 
 

 更多内容详见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