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歧路:20世纪20~30年代部分农村研究文献的简要回顾

Alternative Road: 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of Rural China Studies in the 1920s—1930s

 

 杨宇振 Yang Yuzhen

摘 要 简要回顾了20世纪20~30年代部分农村研究文献,概括讨论了不同阶段的观点: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以陈翰笙、薛暮桥等为代表的从生产关系来理解和改造农村社会;以吴景超、陈序经、千家驹等为代表的,将农村社会的发展置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架构中观察,通过都市、工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来改变农村。这是这一时期三种典型的关于改变农村的观念。进而论述了当下农村规划与建设面临的问题,认为可能的路径存在于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关联中,而不在于对农村自身的维护和美化上。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重点在于为城市中工业资本、金融资本等的下乡找到合理的空间载体。

关键词 乡村建设运动 生产关系 农村土地 都市发展 乡村规划

ABSTRACT Through the review of some research literatures of rural China in the 1920s—1930s,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various view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ree typical theories of the period: the view of rural construction represented by Liang Shuming and Yan Yangchu, etc., the view of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rural society from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represented by Chen Hansheng and Xue Muqiao, etc., and the view of the examination of rural society development from capitalist framework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 through such aspects as city, industry, finance and traffic represented by Wu Jingchao, Chen Xujing and Qian Jiaju, etc. This paper then examines the current problem of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believes that a possible way out li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and that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rather than the maintenance and beautification of the rural area. The key for the new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to provide spaces for the industrial and financial capitals from the cities.

KEY WORDS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rural land, urban development, rural planning

 

  上个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城市建制与城市制度创建的开始,也是中国城乡关系剧烈变化与中国农村日益衰落的开始。传统中国的城与乡从小农生产方式为主的“同构异型”的空间形态与景观,开始转变为多种生产方式下的“异构多型”的形态与景观。部分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沿江的一些城市,成为大宗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地点,成为与广大农村腹地商品交换的地点以及国外商品的销售地;而农村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一些文章甚至以“哀鸿遍野”为标题来报道和讨论农村的状况。

  整个20世纪的上半叶,“农村”始终是问题中心及各方面讨论的中心。某种程度上讲,农村问题就是中国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状况的日渐败落——它本质上是一个综合的状况与问题,农村引起了各种社会人群持续不断的高度关注,并在20~30年代形成了讨论、辩论的高峰。中国农村日益败落,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如何发展农村的经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尽管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状况不同,面临问题也不同,但这一时期关于农村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巅峰;回溯这些历史遗产,其中不同学者间讨论与辩论的问题、乡村建设运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当然,该时期的讨论基本上是关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农村与都市间关系等;而对于农村的物质建设和空间规划,虽有提及但并无太多讨论①。物质空间的形成是经济基础、意识观念、知识状况和彼时技术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物质空间一旦形成,由于其固定性和长久性,将对生产过程、社会关系、日常生活及空间审美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将简要回顾20世纪20~30年代部分农村研究文献②,并概括分析不同阶段的观点;进而结合这一时期农村研究和相应的实践,论述当下农村规划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路径。

一 引介与思考

  20世纪30年代,大致可以作为两个典型阶段的分界线。总体而言,1930年之前普遍较关注局部问题和现象讨论,重视局部地区的乡村实践;1930年之后则较为关心城乡间金融、交通、产业等之间的关系,关注农村中的社会关系与土地状况,更多从事物间关联、现象背后的机制展开论述,并对之前的讨论和实践有较多思辨性的回应。王宜昌曾经指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到现在为止,可说已经过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是大约在1930年以前的,但注重自然条件及人对自然关系的研究,第二是大约在1930年以后的,但注重社会条件及人对人关系的研究。”钱俊瑞在《评陈翰笙先生著〈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归纳到:“一般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研究,的确跛行于社会发展的实践之后。而现阶段的中国农村研究,直到1928年之后,才算具备了微弱的基础。这种研究有别于前阶段的农村经济研究者有三:第一,它的出发点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彻底改造,而后者乃从旧秩序的持续和局部改良出发;第二,现阶段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的生产关系,而前阶段则着重于生产力的技术分析(并非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态);第三,现阶段的研究方法,是从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适应和矛盾的过程中,全面地把握其本质与归趋;而前此的研究则把事物的片段,孤立起来,仅仅从事于静止的观察。”

  从清末到民初,随着沿海城市国际贸易的深化,部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乡关系开始出现新变化,城市的繁荣及其带来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广泛而普遍的关注。在20世纪10~20年代,有不少资料引介关于欧美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相应的处理。

  1914年的《东方杂志》上便有文章《欧美改良都市农村说》,介绍并讨论了欧美的都市问题和社会改良措施。文中谈到:“20世纪之社会,非原始简单之社会。复杂腐败之社会也。在欧美各国,改良社会问题,已成20世纪之宿题。今欲解决斯问题也,非实行改造新都市新农村不可。”文中批判都市中的贫富悬殊、贫民生活惨痛、公共卫生恶化、道德恶陋等诸般问题,进而介绍了各国的处理方式。第一种即美国罗斯福总统提出的,针对农村流民聚集城市引发社会问题,需要遣其“还归田里,安着于土地之上,做清新和乐之家庭”。英国都市聚集的状况尤为严重,因此提出改良农业复兴的策略,“其计划则在奖励低利贷付银行制度,与农具肥料之共同购买法。又以各荒芜地,低贷与村邑小农,图耕作营林之用”。法国都市兴盛,为各国之榜样,但农村依然困顿,于是致力于农村的村邑复兴、农事改良。文中接着用大篇幅介绍田园城市理念的发展过程和在耶拍勒杂哈哇多氏(Ebenezer Howard)主导下的实践(这大概是国内最早介绍田园都市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之一)。文章最后提出:“农业为吾国之基础,彼在世界上以商立国之英吉利,尚以复兴农业为急;况吾国以农立国,关于农事改良,岂可不特别注重。如有人焉,起而主其议,赞其行,则所谓田园都市花园农村,将不难共见于东亚大陆也。”

……


更多内容详见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