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身份·生态·学科

——走进设计研究的时代

鲁安东 Lu Andong

 

摘 要 从身份、生态、学科三个概念对“80后”建筑师的实践进行解读,并对当代建筑学在实践条件、工作方式、交流形式和建筑师的自我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进行讨论。对本地条件的了解、对主体感受的重视和研究性的立场加强了职业身份的个人化趋势;在实践生态上,针对问题、表述自我和追求意义的设计成为日常的工作方式;同时,建筑学科也面临着向人文主义回归的诉求。以多样化和个人化为特征的当代建筑学需要建筑师在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 80后 设计研究 身份 生态 学科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actice of post-eighties generation architects in terms of identity, ecology and discipline. It discusses the tendencies of change in the practicing conditions, working methods, communication forms as well as the architects’ self-image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Understanding of local conditions,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a research-based attitude highlight the tendency of individualization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terms of practicing conditions, problem-solving, self-expression and design with/for meaning become everyday working methods. Meanwhile, the discipline of architecture is facing a return to humanism.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ty and individualization requires architects to develop their own approach through design-research.

KEY WORDS the post-eighties generation, design research, identity, ecology, discipline

 

我们已经不再处于一个可以用“时代”来概括建筑师的创造性工作的时代了。然而“时代”这一概念仍然有其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建筑学在实践条件、工作方式、交流形式乃至建筑师的自我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关注“80后”并非是要强调某些特定的建筑师群体,而是关注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建筑职业和建筑学科在当代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并且正改变着“建筑设计”这样一个看似简单明了的工作。这些变化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非建筑(例如“建筑之外”展览所呈现的建筑师跨界创作作品)、后建筑(例如诸多作为公共活动的建筑展)和超建筑(例如大量介于装置、媒体和建筑之间的建造活动)上,也体现在大量由城市制造的建筑类型的突破上,还体现在越来越多由建筑衍生的讨论上。这些纷乱的变化意味着传统的建筑设计及其预设的原理和方法需要被反思。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关键词的讨论来理解这些变化。

 

一 身份

 

建筑师的传统形象是具备职业技能甚至特殊天赋的专家。他们运用具有普遍性的专业知识,带着对未来的前瞻,借助图纸指挥着对现实世界的塑造。专业技能和前瞻力是他们权威的来源。而在当代,如果缺乏对实施条件的掌握而单纯基于普遍性的专业知识,是无法保证一个设计的实际作用的。换句话说,由外部条件决定的“有效性”正在取代之前基于内部规则的“物”的评价标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外部条件而不仅仅是内部规则影响着一个设计的成败。每个项目各不相同,而是否能设计好,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师对本地条件的了解和利用。因此具备良好的“本地知识”成为一个重要的身份特征。尽管场地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师的设计出发点之一,但是本地知识并不限于场地本身。它既包含了对于普遍身份和普遍规则的抵抗——本地作为一种可识别的个体身份,也包含了一种试图寻找带有本地特殊性的设计思路——无论是源自地方建造的特色还是日常空间的实践或者特定用户的需求。在“80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对于效用而不是形式的关注、对本地性的表述和对建立于本地知识基础上的设计可能性的兴趣。

另一种由“80后”体现出的有特别意义的新身份特征是对“我”的表达。长期以来,客观性被认为是更具有说服力的——通过严谨的技术分析和作为他者的陈述判断尽量隐藏“我”在设计决策中的作用。然而随着当代工作方式和传播形式的变化,个体的差异和价值得到凸显,我们开始重新接受带有强烈个人叙事和主观情感的表达——这些在现代主义价值体系中被排斥或者隐藏的价值。共鸣(empathy)代替推理成为交流的关键途径。有意识地强调“我”的在场及“我”作为个体的特殊性,通过在空间中对个人和主观的呈现寻求与他人共鸣的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表达方式。就设计过程而言,有意识地思考“我”在特定环境中存在的立足点,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而不是试图在一个抽象的层面进行分析,因此往往会产生独一无二且富有诗意的答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带有个人情感的空间往往会激发更为强烈的场所感。这提示我们,一些在现代建筑中被忽视的空间品质,例如亲密性(intimacy)和叙事性(narrativity),在未来有可能重新回到建筑设计的范畴之内。

另一方面,与本地的态度和主体的价值相关的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立场——以审慎的方式表达个人的理解。它不同于现代主义式的建筑宣言,不是以“我们相信”或“我们必须”开头,而更多的是将个人情感与质询的形式、试探性的工作相混合,并且伴随着描述性的分析和通过设计进行的诠释。这是一种个人化的研究,而不是一种渴望获得标准答案的强迫症。建筑师借助这一过程形成自己独特的关注点或切入方式,这种关注点或切入方式又反过来构成了他/她作为建筑师的独特身份。换言之,这是一种被思考所诠释的身份。以亘建筑事务所为例,通过剖透视渲染图来表现由建构细节支持的空间氛围的真实性,这种在空间与建构之间往复的推敲也构成了亘建筑的设计特点。  

本文将上述现象归纳为“身份”而不是设计方法或者设计技能,是因为它们更多涉及一种思考视角的变化。总体而言,这是一种从抽象的英雄式建筑师向一种更为具象的个人化建筑师的转变。这种个人化的身份来源于对本地条件的了解和利用,来源于主体的感受和对本地条件与自我感受的思考和质询。这种个人化的身份既回应了对差异性的诉求,也在一个更为“平滑”的社会中使建筑师的工作更利于交流且更具有价值。 

……

 

 

 

更多内容详见2015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