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和而不同

——“80后新建筑师”专题有感

 赖文波 杜春兰 Lai Wenbo Du Chunlan

 

摘 要 出生于改革年代的80后建筑师有着很多共同点,但又极具个性。从《新建筑》杂志“80后新建筑师”专题发起的缘由开始谈起,对其中访谈过的16组(20位)80后建筑师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了记忆、环境、激情、适应力、责任感、小建筑、大设计等方面的相似点,以及性格、信念、标杆、视点、创新等不同点。最后对80后建筑师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在所谓“小建筑”的实践中,谋划空间的“大思想”,实现自己的建筑梦想。

关键词 80后建筑师 小建筑 和而不同 展望

ABSTRACT Born in the reforming era, the post-1980s architects show both commonality and individuality. In view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n Special Report of Post-1980s New Archite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compares 16 groups (20 architects) of post-1980s architects who were interviewed in 2014, summarizes their similarities on memory, environment, passion, responsibility, adaptability, small-sized architecture, and grand design, and their differences of personality, beliefs, model, viewpoint, and innovation etc. Finally, it indicat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ost-1980s architects: with grand thoughts on space realizing their architectural dreams in the practices of small-sized architecture.

KEY WORDS post-1980s architects, small-sized architecture, harmony in diversity, perspectives

 

一 缘起


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成长在中国变化最快的时代。在这种剧烈变革的社会中,我们遇到了计划生育政策,成为独生子女;我们经历了大学扩招,成为高校产业化的产品;我们迎来了“孔雀东南飞”的打工热潮,成为特区流水线上的工人;我们碰到了房价大涨,成为年轻的房奴。80后的成长承担着多重的压力,浮躁、轻狂、“垮掉的一代”等是大众贴在我们80后身上的标签。但是,我们80后也遇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曾有的国际化、信息化的趋势,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学习和吸收各种信息,我们通过出国留学、海外游学等方式认识和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我们80后的思考更深刻、全面、自信,也更独立。在当下我国城市化建设浪潮中,80后建筑师慢慢成长为中坚力量,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宽阔视野,通过不同的方式发挥着积极作用。首批80后建筑师已迈进30岁门槛,那么,这些而立之年的 80后建筑师是否已真正独立起来?

笔者留学日本时,深刻感受到日本建筑界一直以来为人称道的是其层出不穷的年轻建筑师培养体系。从建筑本科生大三以下的“建筑新人奖”大赛、全日本建筑“毕业设计第一”大赛的学生比赛,到35岁以下的U35青年建筑师建筑展览会(伊东丰雄在2010年发起成立U30青年建筑师建筑展览会,2014年开始改为U35),再到日本建筑学会作品新人奖(40岁以下),日本建筑界为年轻建筑师提供了众多的机会和平台,不少日本建筑大师也都给予了年轻后辈建筑师很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比如伊东丰雄事务所出来的知名建筑师就有妹岛和世、平田晃久等。正是在这样的青年建筑师培养和师承体系下,日本建筑师已经从第一、二代的前川国男、丹下健三发展到被伊东丰雄称为“日本建筑界新空气”的第5代。他们大多出生于1970年代,其中突出的代表建筑师包括:藤本壮介、石上纯也、平田晃久、五十岚淳、韩久美子等。笔者在大阪参加2014年日本U35青年建筑师建筑展览会活动中,发现藤本壮介、石上纯也、平田晃久、五十岚淳等作为评委出席,支持35岁以下的年轻建筑师的发展。这是否是日本建筑界在挖掘和培养“1980年代”出生的第6代日本建筑师?

我国的80后建筑师在哪里?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在困惑什么?他们都有着怎样的职业发展现状?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在新建筑杂志社的支持下,笔者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穆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宋刚、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阮昊四位80后青年教师,共同作为学术主持,在《新建筑》杂志上发起并开设了“80后新建筑师”专题。从2014年第1期开始,分别选取了“建筑摄影”“数字建筑”“独立建筑师”“跨界设计”“教书的建筑师”“大院里的80后”等主题进行访谈,至今已举办6期,共展示了16组(20位)80后建筑师。专题内容包括个人简介(主要包括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前辈推荐语、个人访谈、作品介绍等部分,试图从多维度直观展示80后建筑师的现状。该专题内容区别于其他访谈的特点是前辈推荐语部分,主要是从前辈的角度为80后建筑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意见,同时争取建立一种前辈与80后的传承、对话关系。

《新建筑》杂志开设的“80后新建筑师”专题是国内建筑专业媒体第一次正式对80后建筑师进行的系列访谈,是80后建筑师在建筑专业媒体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根据已经刊发的6期专栏,可以看出“80后建筑师”群体“和而不同”的特征——既有着个性鲜明的独立思考,也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

 

二 “和”


80后建筑师出生于相同的年代背景,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笔者通过对80后整体现状的了解,以20位优秀的80后建筑师为代表,总结了他们在记忆、环境、激情、适应力、责任感、“小建筑”、“大设计”等方面的相似点。当然,他们的相通之处并不仅限于此。

1 记忆

相似的生活年代给了80后建筑师很多相似的“物件”,而这些“物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相似的记忆。除了纸飞机、竹蜻蜓、小霸王游戏机、铁皮青蛙、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玩具型记忆,对于80后建筑师而言,还有很多儿时的记忆影响着自己选择建筑师这一职业。王令尘在谈到华夫设计(Studio Waffles)的概念时说,“概念其实很单纯,也很有意思,我和Evan(温斌)在伦敦经常一起去看展览和艺术活动,看完以后我们都会吃一个华夫饼,这便成了我们的记忆,也成为我们大学时光的一个符号”。宋刚谈及与数字建造的缘分,说是“从2006年冬天开始操作CNC铣床,并把好几把铣刀弄断开始”。当时他回忆起自己父亲“少年时被迫去学木匠,在老不情愿中,一个恍惚,被斧子削去了左手的大拇指,从此开始老老实实做木匠”。正是这样的一系列记忆在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2 环境

宏观环境是80后建筑师成长的大背景,而具体的推进还需要良好的微环境。《战国策·齐策三》中就有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记载,中国(古)人似乎有着很强的“伙伴”情结,这些伙伴之间可以是良性的竞争关系,也可以是热情的互帮关系,不管是竞争还是互帮,都会推动这群有共同爱好的伙伴健康成长。尤其是新鲜事物的出现,如果没有这样一群伙伴营造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环境,是很难迅速成长的。许多80后建筑师在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之时,也营造出很多以建筑师自身成长与相互交流为目标的“伙伴”环境。以“数字建筑”为例,2012年暑假,中国出现了10余个各种规模的数字建筑工作营(workshop)。这些工作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建筑学变革的潮流。宋刚认为:“这些工作营揭示了全球化条件下,建筑学教育以一种‘连线’的状态存在。究竟什么原因促使数字建筑工作营以这样的形式发展起来?很简单,是我们的时代。”

……

 

更多内容详见2015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