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对话庄慎:改变与反思

Dialogue with Architect Zhuang Shen: Changes and Reflections

庄慎 徐好好 Zhuang Shen Xu Haohao

 

摘 要 庄慎与徐好好通过对谈讨论了在建筑改造中,关乎“日常、转型、技术、原型”的思考。庄慎与他的团队在建造活动中采用的策略是: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对适度技术的创造、对经典及其转移的恰当运用,帮助方案中行为模式的翻译和空间结构的转型。这种超越新旧对比的续造,给建筑实践提供了一个具有反思精神的角度。

关键词 日常 转型 技术 原型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dialogue between Zhuang Shen and Xu Haohao about some common keywords in architectural reconstruction: ordinary,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totype. The approach of Zhuang Shen and his team in design practices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the creation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and the use of prototypes. It will help the interpretation of behavior patter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s. Thus, the continuity of houses is above the comparison of old and new and provides a critical perspective for architectural practice.

KEY WORDS ordinary,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prototype

 

 

在很多评论中,对日常的改变是庄慎的建筑特性。古老的房子、新建的房子,甚至还在酝酿中的房子,都是可以改变且一直在改变的。无论材料和构造简单与否,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建造活动,把对人的关心注入到合适的空间里,“让一个短暂的房子变成一个有精神的空间”。对庄慎而言,改变后的房子是城市中不显眼也不匿迹的野花野草,因为宜时宜地的变化,产生了一个新鲜的场地,并带来了一种建筑学的严谨和平静。

日常和转型是值得反复追问的话题。庄慎在江苏东山的项目——双栖斋,其外面穿越村庄的居民老路,是一条日常的公共路径;入口阶梯和大门,是一个少数人的路径;敞廊和庭院,又是一个私人的、古典建筑学意义的安宁空间。这种从公共到私人的转换,涉及从建筑到城市的一个关键命题——这里不仅仅有保留的肌理地貌,还有着维系生活模式和日常伦理的价值判断——从村庄(城市)的旧日格局到建筑的要素,该如何排序、如何置换。这种来自于生活的记忆和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帮助方案中行为模式的翻译和转型;在民居的商业化改造中,产生了商业手段和传统室内的保留、对抗,也产生了日常行为的保留和翻转。这些都是空间结构改变的具体问题。

庄慎擅长的适度技术,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当下施工技术没有保障、施工体系不甚完善的状况下,建筑师要不要做额外的努力,为了实现特定技术的梦而呕心沥血呢?在不能够、懒惰、借口、随意和精益求精之间,建筑的差别又是什么?

庄慎在实践的各个阶段,都间接地讨论过原型的解构问题,这其实是诸多中国青年建筑师必须面对的挑战。在欧洲的建筑体系和训练中绕不过对原型的理解;而在中国,又该如何理解“原创”,如何理解让建筑更深刻的问题?

 

一 日常


:刘东洋老师曾经提起过你在做嘉定秋霞圃方案中未实现的一稿,那个里面白色的街道、墙、树、花园,来自你少年时代对江南的认识,方案隐隐透露出苏州老旧街巷的感觉。这种对生活的理解,是否有助于方案中行为模式的翻译呢?

:刘老师提到的这个方案里出现的情况,其实是在这个具体案例里面采用的一个比较适合的空间设计手法。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公众的城市情景空间的移植,一种对于具体场地重要元素有意思的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对于传统街区中主管部门要求的新旧关系与风貌延续的一种回应策略。

我不确定这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行为模式,但觉得可以分享一下的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江南街头印象,那种城市徐变形成的日常街头巷尾的空间情境,怎么会成为2006年在历史风貌区做设计时采用的一种空间设计的手段来源呢?对此进行一些分析与事实追问是有意思的。

城市建筑更新时常常会造成新旧并存的形式和状态,从这种角度来思考,刻意组织的新旧并置或许也能够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城市体验。换言之,在一般意义上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改造设计中,形式空间的更新可以不只是通常熟知的改变面层上的符号意义这么简单,还可以从不同的体验状态上找到解决方案。由此思索当下所谓新与旧的价值时,我们还会发现,在如今的符号消费体系中,新和旧的价值事实上是等同的,理智的做法是不去争论新与旧价值意义的高低,道德意义的上下,本质上它们只是操作的手段高低而已。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些关于创造与设计的实际意义,可以进一步反思:将寻找模式作为一种设计的创新,其建筑学的意义究竟何在?是否它只是在既有体系下的一种边缘化差异的创新?在我看来,恐怕很大程度上就是那样。与之相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20世纪7080年代街头巷尾的印象和现在生活的世界是否还有关联?如果有,那么是否说明存在着某些超出形式符号与情境符号消费的东西,它们还在起作用?这个我觉得也是有的,例如可感知的、基本的城市组织结构及发展状态。

因此,我认为,城市建筑本身具有多重可分析的意义,如果能理解其与发展、生活的不同层面的关联,就能帮助设计的优化,这些的确都是值得建筑师关注的地方。

:我记得之前你在“新建筑论坛”演讲中提到过两个方案,一个是千岛湖边观景台式的商业房子,这座建筑拥有一种外向型的开放空间,是一种对水边社会行为模式的怀旧。另一个是在昆明的老街改造,保留着外貌,改动了内部空间原来各自单独的组织结构,使之在内部呈现出致密互通的城市空间,串联庭院式的商业组织模式,改造方案既保护了老房子实墙体为主的街巷模式,又为现在商业的开放面找到了出路。这样的几个案例,都显示出你的一个办法,绕过外貌,直接指向生活的细致观察,对生活空间进行重读和重构。这是你对待改造设计的一贯思路吗?

:在我们的工作中,的确有绕过“形式”的倾向,这里所谓的形式是指某些强烈的纯粹的有明显特征的形式。这两个设计,一个是景观平台作为特征性元素,另一个是利用原来的庭院建筑重新组织了商业串联庭院的空间,都是对应于功能的空间特征而产生的新空间形式,因为这样的空间形式或组织具有自身显著特征,所以也就自然绕开了形式。这样做可能也跟我们对待形式的观念有关系,因为形式很容易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往往在不同的体系里面被日渐积累成为具有识别意义与符号象征的形式,而我们希望能够从另外的角度去拓展设计运用的可能性,尝试绕开具有可识别特征的或者单纯符号特征的形式体系,这可能与我们平时关注的日常城市与建筑的那些混杂、使用的状态有关吧,所以也就习惯性、下意识地去尝试那些能够绕开形式的不同方式了。

……

 

更多内容详见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