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篇首语
  当前的地域意识已与摆脱邻近性束缚的全球化现象紧密相关。地域并非历史与地理的遗产,而是建构知识生产的新语境。重申“在地”亦非对历史文化符号、本土材料工艺、基地量化测算及社群日常生活等的再次肯定,而是以特定地点为条件,将“建造”转化为更新社会发展模式的计划。
 “在地建造”专题以谢英俊及其团队近十年来的实践为发端,黄孙权梳理台湾社会都市状况及现代建筑运动以来的脉络,指出应以“社会性建筑”的视角将谢英俊的工作理解为空间生产计划,进而详实剖析它的应对方法,以及隐含着的强劲的哲学基础,期待建筑师仍能保有追寻社会统合的希望;李墨和小孔切入技术改造之核心,谢英俊的“开放体系”正是凭借它在技术专业上的“质”,推动设计组织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应对真正社会化的“量”,即大众自身的建造能力;王家浩结合建造、展示、社会等多重维度,倡言“没有建筑的建筑师”这一身份预设,将成为从特定行动模式的起因、持续参与到相应的后果中显现出来的主体化过程。由此,建筑正成为社会运动经由在地建造的副产品,规划正成为城市展示经由媒介传播而来的群劳作。
  与此呼应,谭峥溯源近两个世纪以来作为社会机制与建筑类型的“拱廊”历史,揭示群体的构成及其进程与已建成环境之间的次第关联;汪文琦比照“达姆施塔特国民学校”未建成案的思想史来路与台湾本地自发性的实践典例“宜兰经验”,痛切地指出,将“本质问题”历史化、区域化的倾向,使得着重于普遍性的知性之必然缩减为有限时空中的感性之偶然。而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受到过极大挑战的实证主义之“荒谬”景象,业已成为我们自身建筑历史、理论与实践现况的“最佳”写照。
  重回建造现场,韩冬青的呼吁或许道出了当前大量建筑从业人员的普遍焦虑,李海清述及由具体的地理、气候与技术条件流转引发建造模式之多样化,刘塨提取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设计中的生态功能湿地理念且作尝试。曾经的“青山翠谷”及其间的建筑师何去何从?无论怎样,从“重申”在地到基于社会部署的“重组”在地,建筑师的要务不再只是建筑,而是在各种运动中展开连接,将自己移出一个独立的“建筑世界”的幻象,换言之,重新把握和组织全球流通中的“现场”,在地与建造的结合是建筑的命运,问题的重点是在不同的社会现实中,如何从“可能性条件”的历史涡旋中释放出新的时空组织方案。
 
 
 
 
王家浩
武汉鼎韵文化艺术机构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系客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