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产业转型,历史环境的可持续更新重回讨论的热点。《新建筑》2011年第2期刊出了“历史建筑续造”专辑,结合不同的工程案例探讨了历史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设计策略。本期专辑可以说是其续篇,尝试从更广阔的视野关注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与街区更新实践过程,思考其在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可持续更新问题。正如众多的保护与改造案例所表明,历史环境的可持续更新不仅包括物质环境的整治提升、风貌保护和历史文脉传承,还涉及新旧资源重新整合与再结构、社区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海内外的数位学者应邀参与讨论,从不同视角探析多利益主体如何相互竞争与博弈。冯江串联起北京梁林故居和广州金陵台、妙高台民国建筑被拆所引发的公共事件,揭示了我国当前旧城改造进程中历史遗产保护的复杂现实处境。卢端芳亦关注了我国保护制度建设滞后和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结合对美国马丁住宅的保护案例分析,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聚·流·知·行”的运作模式。基于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及实践经验,何培斌回顾了近年来香港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的历程,指出保护的原因和措施伴随着随机偶然性,现实的经济考虑和人为因素等依然占很大的比重,并进一步思考了更客观合理的历史建筑保护途径的可能性。张颀从主创设计师的视角,阐释了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保护性修缮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针对经历复杂发展变化过程的历史建筑,探析国际通行的文物保护理念如何创新地运用于本土文物修缮工程。 更广范围的历史地段与街区亦受到关注。关瑞明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通过对不同建筑类型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综合性整治的新概念;彭长歆聚焦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威廉斯堡,论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镇成为“活着的历史博物馆”的过程与背后动因;历史性水岸也构成了兴趣点,杨沛儒论述了台北市基隆河妈祖水岸街区更新面临的典型难题,通过各方权力关系人参与式的城市设计过程,提出多方共赢的方案;张天洁围绕新加坡河克拉码头的改造过程,揭示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多样考虑和应对方式,探讨世界性志向和本土性担忧之间的博弈。专栏文章基于多个地域性案例,从不同角度呈现出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期待引发更多可供观察、思考和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