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篇首语

   声景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传统的主要基于物理量的噪声控制体系有本质不同。声景研究重视感知,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考虑积极和谐的声音,将声环境看成是资源。声景研究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医学、艺术等多学科,而研究声景的学者分布于声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生态学、信息学、通信学、人文地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设计学、文学、音乐学等各专业领域。

  自2002年《欧洲环境噪声指令》(END)要求每个城市确定并保护安静区域的政策出台之后,声景在学术界及实践领域引起极大重视,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包括声景评价、描述、模拟、数据收集、指标体系、标准、设计导则、辅助设计工具等各方面,同时越来越多的欧洲城市正在积极推动声景示范项目。声景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范畴,对加强、保护和塑造地域特征,提升民族文化的归属价值和历史传承价值有重要意义。
  本期专栏旨在介绍与建筑、规划、景观等领域相关的最新声景研究进展,探讨声景研究的范畴及潜力。专栏共收录论文15篇,多为各类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在首篇论文对声景现状及前景综述的基础上,其他论文就不同声景主题、方法、尺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主题包括传统地域声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传统宗教建筑中的声景、山地声景、乡村声景、大学校园声景、城市步行街声景、城市设计元素与声景、自然声与城市声的声特征及自动识别、声掩蔽效应导向的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的视听交互作用、声景恢复性效益、声景观预测研究等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声预测、声识别,社会科学领域的声感知调查,以及人文科学领域的历史综述和案例分析等。研究对象涵盖建筑、城市、区域等多个尺度。
  本期专栏作者主要来自谢菲尔德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包括近期在团队中学习、进修的学者,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一起探讨如何推进建筑、规划和景观等相关领域的声景研究。
 
 
康健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首页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