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杂志
篇首语

CityMetropolis Megalopolis,从面积到人口,城市的持续膨胀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人的身体尺度与行为能力显然不会因此而放大,也不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显著变化。城市之美,绝不简单是某些特定视角的“明信片”式静态呈现,必然与随时间不断发生的若干微妙变化紧密相关——只有活着的,且不断为所在时代生活、生产方式调整、适应的城市空间才是令人着迷的。这些基于身体与行为、基于变化与辨析、基于时间与运动、基于空间与领域的讨论,自然需要从建筑学的起点尺度开始——这便构成了宏大城市背景下讨论若干微观问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某种手段,将微观事物呈现出来,使之能够被观察、被研究,便是“显微”。

“显微”二字,关键在“显”。当我们讨论显微时,实际上讨论了一个“从隐匿至呈现”的过程——显微不仅应强调事物的物理尺寸,更看重是否有新特征、新内容的显现,是一个从单一呈现多样、从简单呈现复杂的过程。借显微一词,探知那些看似平常或被熟视无睹的空间、行为乃至时间的“细部”,去触摸“人与城市”的真实关系。

很高兴邀请到多位学者、建筑师对“城市显微”这个边界虽不清晰但饶有趣味的话题展开讨论。最终呈现出的多样视角和丰富内容已远超我的预期。

唐克扬和王辉在理论层面阐释了各自对显微内涵的解读。唐克扬首先将对显微的回应聚焦到一个精准的词语——“接口”,并以此切入,从历史与理论双重角度探讨了孤立的“室内”如何与室外发生联系这一建筑学基本问题。王辉则以“微托邦”(Micro-topia)概念生动地传递出对建筑学“微观化”倾向的判断,并强调和倡导以“后锋”立场面对世界,以更“全面地理解、阐释人与空间互动关系这一建筑学永恒命题”。

徐磊青、刘念、卢济威与杨璐、汪原则将显微作为观察与分析工具,分别以上海中心区轨交站域和武汉市原英租界胜利街口为空间载体,以公众、摊贩等不同类型的行为特征,对公共空间、城市活力、空间可供等问题进行了“微观”研讨。何志森以自身经历切入,阐述了微观空间、自发活动的重要性,并直言“一个真正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是“营造出来”,而非“设计出来”,留给作为专业群体的读者必要的刺激和想象。与杨璐、汪原“所见略同”的是,何志森也关注到街边摊贩的行为特点,并积极肯定了其对城市空间多样性的有效价值。

作为本次受邀作者中唯一的职业建筑师,张男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选择其在北京、湖南主持设计的两个小型项目,探讨了在“城市细部”尺度上的建筑设计策略。我本人则努力将关于“城市显微”的讨论放置于一个基本立场之上,即人与城市空间日益增大的悬殊差别和城市在历史进程中永不停歇的微妙变化,通过辨析微观与显微的差异和联系,提出显微在建筑学领域中的不同层次。

关于“城市显微”的讨论实际上是关于“人—空间—时间”关系的讨论。这组关系与另一组基本要素关系“功用—材料—建造”共同构建了建筑学现代性的重要两翼。两者既清晰区别又联系渗透,最终交叠、融合于“文化—技术”这根建筑学基本轴线之上。

显微不是目的,而是态度和手段。在当下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显微也意味着以平和冷静的心态面对诸多“热点”问题。让我们屏住呼吸,透过显微镜的明亮视野去观察那些“新事物”吧!其实那些本来就存在的小东西可能会改变你和我。

                         

褚冬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首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