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形式和空间,无疑是现当代建筑学的核心议题。但建筑毕竟是人造物质环境,作为工程技术因素之一,建筑物质生产涉及的工具与工艺,从维特鲁威以后到现代建构学兴起之前,却并未获得长期和足够的重视。经典的建构学虽关涉材料和工艺,但主要聚焦于知觉层面的物形关系,而并非物如何被造,这自然是难以令人满足的。随着数字技术勃兴,尤其是在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有可能取代传统的建筑工业化而跻身主流的今天,工具和工艺作为建筑设计的前置条件,恐怕不能不重新引起专业人士的密切关注。
那么,工具究竟是什么?在建筑学领域展开工具和工艺的讨论,其路径存在哪些可能?当今世界越来越呈现出不确定性、混杂性和极大流动性,都市化、都市异化、多元多极化和媒体化日甚一日,讨论如此“古典”的问题,对于现当代中国建筑究竟还有什么意义?今天的人造物几乎无所不能,是否还有对工具及其本质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必要?在现当代建筑设计实践语境中,工具和工艺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工业化生产能力日趋强大而手工艺传承几近断档之际,在建筑师不得不普遍采用混合体系的境况之中,还有什么必须坚持的底限,抑或更为超然的态度与策略?……
本专栏尝试通过三种路径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首先是关于该研究必要性的确证和社会生产全程控制的思考。李海清分别探讨工具之于建筑学科的基本性、工具的不同分类方法以及工具演化的主要动因;指出建筑师与工具的关系在产品时代已发生新的转变,整合设计指向全程管控,回答了“为什么要重新关注工具”这一建筑学基本问题。庄慎和华霞虹则基于切身体会指出,在当下混合、冗余的城乡空间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建造体系,仍应坚守对整体性大视野的思考,强调应用是一种有效的简化途径。钟冠球注意到建筑学正面临数字设计和控制工具发展带来的挑战,机械臂的应用或可将人从重复性劳作中解放出来,但无论工具如何更替,人的思考最为重要。
上述研讨侧重以批判性实践支持理论思辩,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指向多种现代化路径和具体性的工具策略。裴钊有针对性地考察了乌拉圭著名建筑师在建造活动中对工具和工艺的创造性应用,说明在不同社会和技术条件下,适宜性建造策略具有某种普适性。荣朝晖认为建筑施工工艺从构造上可分为并置和掩饰两种,有鉴于建筑工艺普遍的“半工业化”特征,选择灵活的工艺策略是务实和积极的。张琪琳探讨如何在工艺相对传统的条件下,实现数字化算法生成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设计,既表述新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诗学,又符合当代大批量定制要求。郭梓峰和李飚进一步将算法设计与数控建造相结合,通过案例阐明“数字链”系统重新定义了设计与建造的“标准化”概念,使设计重心转向整体逻辑与算法的构建。张勃研究传统掇山艺术与工具,认为可借助数字化3D技术厘清设计与建造的关系,两类角色适度交叉和融合将催生新型“能主之人”,表现出技术乐观主义倾向。
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方面,就是有关建筑工具和工艺的历史理论检讨。李浈从多种角度剖析工具的核心作用及其反映的价值观、人生哲理和社会寓意,藉此进一步认知传统营造器具的文化属性。姜波指出传统建房技艺日渐湮没,传统建房工具也大多消亡,检讨传统建造工具如何传承与利用应是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多位作者在文末提及AlphaGo战胜李世石预示人工智能时代或将缓缓但加速到来——如果连工具都具备思考、决断和执行的能力,那么人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人类百万年发展史、数千年文明史是否即将发生颠覆性的转向甚至毁灭?如果某种趋势不可逆转,建筑可能会发生怎样的蜕变?建筑学专业人士还可以做些什么?……这些,似可成为此专栏后续论坛活动的焦点话题。
李海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